第A002版:荆州要闻

鞠躬尽瘁的市场安全“守护者”
——记监利市市场监管局大垸所优秀党员、所长李志华

  □记者李天然通讯员徐军华

  从1989年开始,他始终不渝坚守在市场监管第一线,甘当市场安全的“守护者”。一组组数据,记录着他的奋斗历程。

  2011年以来,监利市市场监管局大垸所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133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11户,家庭农场104户,企业232户,引导企业发展商标21件,专利1件,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711件,受理消费者申投诉112起,调处率达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0.8万元;他所在的单位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个人先后10次获“优秀共产党员”“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20年10月21日,他被查出肝恶性肿瘤。病重期间,他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就是监利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垸所优秀共产党员、所长李志华。

  殚精竭虑确保市场稳定安全

  最初在新沟所工作时,李志华每天天不亮,就到农贸市场巡查、整理摊位、收取市场管理费、做好复称工作、解决市场交易纠纷……十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

  2003年,李志华调到尺八所任巡查队长,面对混乱的粮食、棉花市场,他带队日夜巡查,经常通宵达旦。

  李志华敢于坚持原则。2007年11月的一天,在处理一车无照经营的棉花案时,面对是亲戚的贩主,李志华秉公执法,依照相关条款处罚,并将棉花交由有资质的企业收购。

  2011年,李志华调到大垸所负责。全所干部职工6人,面对的是辖区210家市场主体。面对一度乱象丛生的学校食堂和小作坊市场,他严格加强监管,确保了市场有序运转。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阻击战中,李志华带头取消春节假日,带领全所人员深入农贸市场,督促做好市场消杀及关停工作。

  在抗疫期间的70多个日日夜夜,他始终冲在一线,每天天不亮就深入市场、超市,落实各项防控要求。晚上坚持巡查,常常忙到深夜。防控升级后,李志华又带队参加小区联防联控。由于超负荷运转,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重拳出击守护群众舌尖安全

  2019年8月3日,大垸所接到市公安局110转办的一起疑似“非洲猪瘟”的投诉,李志华带队迅速与相关部门联系,赶赴现场,进行抽样、查封。经检测,涉嫌“非洲猪瘟”的肉品,未通过检验检疫,依据相关法规,立即对75公斤猪肉予以销毁,并对当事人立案查处。当事人先是威胁,后又请来李志华的亲友说情,但李志华不为所动,依法处以10万元罚款。

  2019年8月5日,湖北某米业有限公司销售的大米在广东梅州被检验为不合格产品。李志华接函后,依法查处,于11月4日对该公司下达行政处罚决定,没收违法所得0.551万元,依法罚款5万元,并将处罚结果报送梅江市市场监管局。

  监利市某米业有限公司在其生产的大米包装袋上标注虚假生产日期,共计数量为2592公斤,2020年6月2日被查获。李志华顶住压力,予以立案调查,对该公司处罚8万元,保护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义无反顾维护消费环境安全

  李志华把消费者的利益时刻挂在心里。十余年来,处理了大大小小的投诉案上百件。

  2014年5月4日,大垸管理区中洲分场、陈洲分场、杨洲分场73户农工100多人到农场管理区就假种子问题“讨说法”。

  接到紧急通知后,李志华赶到现场,听取反映。据农工讲,2013年10月26日,他们在大垸农场农资经营户郭某的农资店购买“郑麦9023-8”小麦种,数量近10000公斤,按照正常的耕种模式,播种、施肥、除草、打药、防病,发现麦穗小,大都是空壳和赤霉病危害,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许多农工只有找政府部门为他们讨回公道。

  李志华立即向市局报告,并成立专案组,带队连夜赴种子包装产地河南商丘夏邑县,查无此种。又赶往驻马店遂平县,调查种子包装来源,也是子虚乌有。他拖着虚弱的身体,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调查取证,终于查清了这批假种子的来龙去脉,对大垸经销假种子的郭某立案查处,没收违法所得0.75万元,罚款3万元。在荆州市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对故意购假售假的进货商郭某,荆州城区经销商陈某罚款20万元,全部用于赔付农工损失。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30余年来,李志华一心守护在市场监管前沿,虽积劳成疾,却用生命坚守,不言放弃,展示了新时代一线干部的担当作为。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