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1版:01

科研教学:聚焦需求赋能发展

  “数”说荆医“十三五”系列报道④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承担着引领区域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重任,荆州市中心医院深知,科技创新不仅是医院发展的需要,更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要求。行进在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快车道”上,荆医向科技要效率,科研成为提升医疗水平的助推器;以人才为动力,教学激活医院发展的“一池春水”。

  整体规划、着力推进,荆医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湖北省区域医疗中心科研教学发展的特色之路,坚实了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首批国家级住培基地,涵盖27个专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以来,荆医成为国家首批住培基地,先后有27个专业基地通过评审认定,其中重症医学科专业为2020年新冠疫情控制后新增专业,是荆州市唯一住培培训基地。累计培养学员637人次,结业考核通过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血液内科唐元艳副主任医师荣膺2019年度全国“优秀带教老师”,全省地市级医院仅1人获此殊荣。全科医学科李娟医师2020年获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教学技能竞赛优胜奖。

  数据解读:医学生在完成院校教育后,须在国家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系统性、规范化培训,考核通过才是合格医生。

  对荆医而言,住培工作不仅是单纯的业务培训,更是深化医改、落实分级诊疗的具体实践,关乎群众健康利益。

  通过多种形式探索,该院形成了包括学员培养、师资培训、协同管理等项目的系统化“荆医住培”模式,为基层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医学人才,推动全市乃至全省住培工作迈上新台阶。

  承担10余所高等院校医学教育、培训工作

  2020年12月,荆医获批成为长江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承担着长江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生、全日制研究生、留学生教育,获批长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培养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大学在职研究生;接受武汉大学、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10余所院校的临床实习带教任务。

  数据解读:为医疗与科研提供人才支撑、更新医院人才库知识水平,离不开教学体系。

  荆医成立了长江大学儿科研究所、血液病研究所;自成为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以来,已设置15个教研室,拥有临床医学、护理硕士培养点。

  “医院+高校”的院校融合“无缝对接”,不仅将临床实践与医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为医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交流平台,更促进了荆医优势学科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达到了医疗与教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十三五”期间,荆医获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成果鉴定登记23项、市科技进步奖11项;药物临床机构完成Ⅱ-Ⅲ期临床22项、Ⅳ期临床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篇。其中,SCI论文250余篇、统计源论文781篇。 (下转8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