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讯两会报道组共商洪湖发展大计,共谋洪湖强市良策。政协洪湖市八届五次会议和洪湖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分别于1月6日、7日隆重开幕。 1月6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洪湖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市行政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大会现场,气氛庄重热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悬挂在主席台正上方,十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 市政协主席邹贤林,副主席叶家学、胡纯玉、万永华、陈峰、余成、市政协秘书长刘世军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市委书记伍昌军,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先武,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杨清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同民到会祝贺,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市领导熊义虎、洪云锋、邵永成、汪卢伟、李程云、彭均辉、夏玉强、夏大铭、李治平、张群安、白振华、杨志雄、熊瑛、陈祥、毛绪亮、吕洪波、周智虎,市人武部政委郭伟威、市法院院长刘伟、市检察院代检察长朱野出席开幕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市老领导龙凤英应邀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9时,市政协副主席叶家学宣布大会开幕。 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应出席委员287名,因病、因事请假55名,实到232名,符合法定人数。 在热烈的掌声中,市委书记伍昌军代表中共洪湖市委致辞。伍昌军说,政协洪湖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共商洪湖 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委员和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伍昌军表示,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寻常、令人难忘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凝心聚力促发展,攻坚克难抓落实,经济活力持续迸发,城乡建设步伐加快,百姓福祉不断增进,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特别让人难忘的是:我们迎难而上,积极应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双扶双助”、赶本赶超活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解决了一些难事,干好了一些大事,办成了一些实事。我市发展的态势持续向好,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发展的氛围日益渐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惟其艰辛,方显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拼搏奋斗的结果,也饱含着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汗水。市委对过去一年的政协工作是非常满意的,对政协履职取得的成绩是充分肯定的,对全体政协委员的辛勤付出也是充分认可的。 伍昌军指出,刚刚闭幕的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提出了“立足大荆州,争当排头兵;融入大武汉,争当先行者”的奋斗目标,描绘了未来五年以及到二○三五年洪湖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希望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在开启“三个洪湖”建设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 对2021年市政协工作,伍昌军提出要坚持做到“五个始终”: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提高政治站位上保持更强定力,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在助推高质量发展上彰显更大作为,“立足大荆州,争当排头兵,融入大武汉,争当先行者”,是洪湖市当下及今后一个阶段的目标定位。实现这一目标定位,人民政协是重要的力量,要献发展之策、助发展之力、造发展之势,要紧贴中心当好智库,围绕市委全会提出的“四区引领、全域协同”,即以新滩经合区、洪湖开发区、曹府工业园区和新堤、瞿家湾红色文化旅游区为龙头,引领全市协同发展,形成“由点及面、连线成片、多极协同”的发展格局,创建“四个示范区”,即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工业强市、水产大市、旅游名市等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建良言、多谋良计、多献良策。要切实把推动大事要事的落地落实作为民主监督的主攻点,聚焦“四个第一”,即坚持工业兴市第一路径、招商引资第一抓手、项目建设第一载体、作风建设第一保证,攻重点、促发展,聚焦“共建共享”,保民生、促稳定,聚焦“主责主业”,强基础、抓党建,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形式的民主监督,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为促进工作有效落实减阻力增助力聚合力;要始终坚持团结民主,在凝聚智慧共识上发挥更多作用,推进民主协商、增进各界共识、促进交流合作;要始终坚持履职为民,在促进民生改善上取得更大突破,多为民代言、为民解困、多为民谋利;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在提升履职水平上取得更好成效,做一个有情怀的政协人,一个敢担当的政协人,一个好形象的政协人。 受政协洪湖市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市政协主席邹贤林向大会作《政协洪湖市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在报告中,邹贤林从坚定政治方向,政协系统党建引领更加有力;把握性质定位,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更加彰显;发挥界别作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更加突出;广泛凝聚共识,大团结大联合局面更加生动;彰显履职优势,委员投身三大战役更加有为;着力提质增效,新时代政协新机制更加完善等六个方面总结回顾了2020年市政协工作。 (下转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