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0版:专题报道

担当政协政治责任 彰显基层政协风采
——洪湖市政协2020年工作简述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洪湖市政协在中共洪湖市委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发展,履职为民,为建设“三个洪湖”最大限度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坚定政治方向,政协系统党建引领更加有力

  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学习提高。以常委会专题学习、委员培训集中学习、专委会和界别委员小组学习为载体,组织委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精心制订学习宣传贯彻方案,统筹部署学习研讨、专题辅导、向社会各界宣讲等多项具体举措,推动在全市政协系统、社会各界形成持续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举办委员辅导培训,邀请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为政协常委作《凝聚八方英才共建“三个洪湖”》辅导报告。邀请市委宣讲团为全体委员作《开启中国之治新境界》辅导讲座。组织“弘扬洪湖精神,团结抗击疫情”为主旨的专题宣讲5场次。依托委员履职通网络平台,以委员讲、委员听、委员议的形式,强化自我学习,实现委员学习全覆盖。通过学习,引导委员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突出党建引领,落实党建任务。市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专题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荆州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加强工作领导、调研指导实践、听取情况汇报、审定批转年度协商监督计划,引领政协工作融入全局、服务中心。市政协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认真落实政协党建、扶贫、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自觉在市委领导下主动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加强党员委员队伍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完善党组成员联系界别、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出台党员委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实施办法等,构建上下贯通的责任传导机制,着力打造“同心聚力,履职为民”的党建特色品牌。市政协提交的《传承弘扬洪湖精神提升政协四种能力》获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征文二等奖。

  把握性质定位,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更加彰显

  着力完善协商格局。全年共召开1次全体会议、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4次月度协商座谈会、30次界别协商会、5次提案办理协商会。探索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有效途径,搭建“协商在一线”平台,研究制定《关于在全市政协开展“协商在一线”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协商在一线”工作“有事好商量民意恳谈会”具体方案,重点围绕垃圾分类、网络教育、公园管理等问题,采取“会场+现场”的方式,召开由界别委员、居民代表、相关部门参加的社区民意恳谈会,开展协商交流,把政策宣传在一线、情绪理顺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作为首要工作任务。洪湖市政协还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会场协商与上门协商相互补的方式,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靠得更近、与群众贴得更紧。

  着力突出协商重点。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注重在助推高质量发展中找准着力点,围绕湘鄂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我为“十四五”规划献计献策、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重要议题开展调研协商。围绕加快推进东分块蓄洪区安转工程、退垸还湖还湿、大型中转物流园建设等9个重点提案开展办理协商。注重在增进民生福祉中找准结合点,从建言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学好用好民法典、社区建设和治理,到献策农村中小学生心理疏导、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从关注大湖生态保护、监督城区内河整治,到呼吁加强疫情防控基础建设、保护开发民俗文化传统村落;从挖掘荷莲产业价值、发挥商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到畅通民企融资渠道等协商座谈会,力求合乎民情民愿、顺应民心民意。注重在融入武汉城市圈发展中找准切入点,就推进新滩经合区产城融合发展、完善洪湖新滩至武汉交通网络等积极建言,努力为新滩经合区成为洪湖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贡献力量。

  着力提升协商实效。树立质量导向,拟定提高协商议政质量意见,出台建言资政质量评价办法,推动协商议政的侧注重由做什么、做多少向做出什么效果进行转变。强化协商前期的调查研究,创新“一委牵头、多委联动”的机制,增强建言资政的“靶向性”和“含金量”。树立效果导向,着力提升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制度化、程序化水平,把履职过程作为委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建立协商会前专题学习制度,邀请党政部门通报情况、解疑释惑,组织委员进村入企宣传政策、正面发声,做好统一思想、提振信心的工作。

  发挥界别作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更加突出

  助推乡村振兴出实招、求实效。召开“乡村振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8名界别委员分别从基础设施、特色产业、乡风文明、基层治理、美丽乡村等方面作大会发言,与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面对面协商交流,提出对策建议。深化“实施乡村振兴、委员助推百村”界别活动,以界别、乡镇区办联络组为基础,结对联系43个行政村,通过开展一次调研建言活动、组织一次专项民主监督、助推一项重点工作落实、统筹一次下乡服务活动、兴办一件民生实事等“五个一”活动,各界别联村小组发挥各自特色优势,以产业带村、智力扶村、项目兴村、文化强村为着力点,助推众多民生事项落地开花。全年开展调研视察、民主监督等各类界别活动30多次。

  畅通民意渠道察民情、传民声。注重民生类提案的征集,通过公开征集提案选题线索、引导界别提交集体提案、召开提案征集交流会、开展提案评议,使提案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以来,共提案立案75件,办结率62.7%,其中民生提案37件。注重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加强调研指导、完善工作制度、调整信息员队伍,坚持每季度开展1次界别“社情咨询日”活动,全年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98篇,编报转社情民意信息18期,许多意见建议得到省、市领导批示,推进了相关民生问题的妥善解决。在委员们共同努力下,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连续七年保持荆州领先,持续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组织惠民活动解民困、暖民心。按照市委要求,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和机关干部深入包联乡镇、联系点,帮助跑资金、抓项目、强基础、促产业。持续开展“脱贫攻坚·委员在行动”活动,委员们发挥优势,以实际行动参与捐资助学、关爱特困、产业帮扶、设施共建、扶贫车间等精准扶贫项目,各类帮扶折合资金300多万元,得到老百姓称赞。

  广泛凝聚共识,大团结大联合局面更加生动

  加强系统联动。全力服务全国、省、荆州市政协围绕湖泊生态保护、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基层政协工作等来洪湖开展调研视察、指导工作。加强与兄弟县市沟通交流,参加武汉城市圈政协主席座谈会和湘鄂赣边境毗邻县(市、区)政协工作研讨会,就共同关注的区域“十四五”规划、非遗文化保护与利用等工作进行协商交流。加强基层政协指导,常委会议邀请界别召集人、乡镇区办政协联络组负责人列席,开展“大走访、大联系”活动,召开界别工作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创新、基层委员的活动方式创新。

  深化合作共事。加强与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沟通联系,联合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专题教育活动,鼓励他们在政协全会、调研协商、提案督办等履职活动中担重任、唱主角、挑大梁。加强与各地洪湖商会联系交往,组织开展“感受新成就、共建新洪湖”的调研考察、座谈交流等活动,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加强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沟通联系,创造有序参与协商、合理表达诉求的有利条件,努力让他们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投身于“三个洪湖”建设伟大实践。

  促进团结和顺。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走访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制度,倾听诉求、理顺情绪、解疑释惑。围绕老湾回族乡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城乡宗教场所依法规范管理等开展调研协商,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注重发挥民族、宗教界委员作用,组织开展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为主旨的学习考察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洪湖新成就、新变化,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彰显履职优势,委员投身“三大战役”更加有为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市政协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切实扛起防控政治责任,始终坚持一线指挥、一线督促、一线落实,在第一时间发出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机关干部积极参与,到街道社区、道路卡口、企业一线调研走访,助力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积极向市委报送有关情况和建议。组织政协委员聚焦中心城区餐饮业复市、文旅产业复苏、企业复工复产、“健康校园”建设等工作开展视察调研,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围绕“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召开协商会,建议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组织政协委员通过捐款捐物、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扛起责任担当,展示家国情怀,市政协委员共捐款212万元,捐赠物资价值240多万元。在抗击洪涝灾害的战斗中,市政协党组带头,200余名政协委员积极响应,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日夜驻守抗洪抢险第一线,承担了指挥抗洪抢险、监督救灾物资运送、视察受灾群众安置、巡查灾区疾病防控、为受灾群众捐款捐物、帮助受灾群众生产自救等多项任务,受到人民群众广泛好评。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战役中,市政协主动承担创卫任务,统筹界别力量,持续开展“创卫有我,委员先行”活动,动员全体政协委员踊跃投身到创卫第一线,参与“牛皮癣”治理、清扫白色垃圾、整改卫生死角、引导文明习惯。召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界别协商监督会议,就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内河湖泊保洁长效机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组织委员建言献策,许多建设性意见转化为相关单位的工作举措。2020年,洪湖市创卫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

  着力提质增效,新时代政协新机制更加完善

  完善委员服务管理。全方位加强委员学习教育,健全学习制度,通过举办委员培训班、网上读书班,召开专题研讨会、情况通报会,为委员全面增强本领、更好建言资政提供有力保障。发挥洪湖政协委员履职通作用,让委员乘“云”履职、携“网”议政更加灵活更为便捷。认真落实委员履职考核办法,促进委员做到有其名符其实、尽其责善其事。一年来,全体委员积极投身履职实践,认真完成“委员作业”,51名履职优秀的委员得到表扬,新时代政协委员新面貌得到进一步展现。

  完善工作制度机制。认真落实市委批转的《市政协重点协商工作计划》和市政协党组工作要点,梳理工作任务,明确责任清单,狠抓落地落实。规范年度协商和调研计划制定工作流程,形成了较为完备、规范、有效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了以制度规范履职、以机制保障落实的目标。

  完善机关建设管理。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推进争创“一流机关”活动,强化党建引领、注重学习提高、完善考核机制,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进机关运转更加规范有序。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