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1版:专题报道

关注“五点”提案提升“两个质量”

  为发展咨政,为人民建言,这是洪湖市政协委员的职责和情怀。

  市政协组织委员关注洪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热点、痛点、堵点、弱点、亮点问题,撰写提案。同时,市政协对委员的提案从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上严格把关,在办理过程中加强督办,有效地提升政协委员提案质量和办理质量。

  2020年,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收到政协委员提案125件,合并整理立案75件。内容涉及交通水利、医疗教育、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城乡建设等多个方面,这些提案实事求是、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热切期盼。

  提案各承办单位努力克服疫情、汛情影响,加强统筹组织和力量保障,75件市政协提案已全部办复完毕,办复率达到100%,见面率达到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其中,已解决的47件,占总数的63%;正在解决的26件,占总数的34%;因客观因素暂时无法解决的2件,占总数的3%。

  关注“热点”提案。市水利和湖泊局主办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洪湖大湖生态保护的提案》,办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拆解渔民座船813条,收购拆解交通生产船只15000余条,基本实现了大湖所有船只收购与处置“清零”。对全市沿湖1公里范围内276个入湖口及交汇口实行“一口一策”“一口长”管理,提高了重要河口水环境质量。市民政局主办的《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提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想方设法找项目、拉投资,2020年建成医养结合养老院1家,实施“两集中一转型”养老机构创新试点,已将全市失能特困人员实行了分类集中供养,得到群众好评。

  关注“痛点”提案。市交通运输局主办的《关于规范全市出租车管理的提案》,印发了《洪湖市出租车行业规范服务专项治理整顿方案》,并通过横幅标语、的士车顶灯、广播电视、公众微信号加大宣传;执法人员坚持在岗调处,做到有问必答,零容忍处置,出动执法人员近1000人次,处理大小纠纷59起。市住建局主办的《关于加强城区河道水污染治理的提案》《从源头治理望江渠黑臭水体的提案》,开展城区排水管网排查和整改,封堵雨污混接管道362处,新铺装雨污管网25060米;完成老旧小区化粪池清理762座;对城区沟渠岸线环境进行常态化治理,疏通清淤渠道8000立方米。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关注“堵点”提案。市公安局主办的《关于规范行人、非机动车交通秩序的提案》,组织专家、业务骨干和民警在重点路段实地调研,争取政府支持、加强与兄弟单位协调配合。在洪湖大道、长渠路、芙蓉大道等主干道设立中心隔离护栏、信号灯等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开展文明交通劝导、酒驾和“三超疲劳”违法行为查处,“两车”整治等专项治理活动,全市交通事故连续三年大幅下降。市住建局主办的《关于整治城市居民小区内消防通道不畅通的提案》,积极开展城区整治专项行动,规范物业行业管理,全面推行物业服务“三公开一监督”建立物业服务监管巡察机制,对洪林华府、学府苑等12个小区划定消防通道禁停标志,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注“弱点”提案。市教育局主办的《关于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现象的提案》《关于取消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的提案》,专门出台《关于治理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构建常态化管理机制,并建立巡查监督机制,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去年7月,对实验中学违规组织学生补课的老师进行了调整岗位、降低岗位等级的处分,在全市形成了较好的震慑效果。

  关注“亮点”的提案。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全民宣传洪湖,讲好洪湖故事》、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加强红色氛围营造,打造红色城市名片》等提案办理得力,今年在中央主流媒体正面报道达109篇,居荆州县市区第一;与央视新闻直播间、拼多多开展“为洪湖莲藕代言”带货直播活动,线上吸引超2000万名网友观看,现场销售65万份莲藕产品,推动了洪湖市复工复产势头;打造以红色资源为支撑的研学旅行线路,助推地方红色旅游事业;纪录片《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展示了洪湖生态的变化和人民生活的变迁,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不断提升洪湖的美誉和知名度。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