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张明金通讯员周圆余骊 “洪湖水哟长又长,人心向着共产党……”这是电影《洪湖赤卫队》插曲中的一句歌词。9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洪湖群众发动游击战,组建洪湖赤卫队,并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造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战胜每一个困难”的“洪湖精神”。 今天,洪湖警方依靠群众组建现代版洪湖赤卫队——“平安洪湖赤卫队”,警民联动、群防群治,交出了平安创建的亮眼“成绩单”。洪湖市连续11年实现现发命案全破,连续27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近4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红色三带”传承红色基因 2016年,洪湖市委政法委主导成立“平安洪湖赤卫队”。洪湖公安机关发挥主力军作用,在这一框架下构建“派出所+巡逻队+志愿者”治安防控体系,通过党员带头传承红色基因、带头保护绿色家园、带头开创金色产业“红色三带”活动,吸纳社区民警、网格员、楼栋长、村组干部、志愿者,组建起970支1.7万余人的队伍,基层治理触角覆盖到每个社区村组。 “平安洪湖赤卫队”每次新招募的人员都要到教育基地参观,开展红色寻访,瞻仰烈士陵园,交纳“特殊党费”……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追忆先烈事迹中锤炼党性修养。 革命战争时期,洪湖赤卫队紧跟党走,克服万难,发展壮大成一支庞大的队伍,在洪湖这片赤红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洪湖依然牢牢把握群众工作路线,发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注重党建引领,强化党员意识。 “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抓党建促队建,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优良传统和洪湖赤卫队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强治理护平安的力量源泉。”洪湖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王军说。 党政支持、百姓认可。“平安洪湖赤卫队”涌现出一批感人事迹:老党员汪芝英带动全家加入,国企员工王正一人带动10多名同事参加,67岁的退休干部叶世英坚持护林…… “警服蓝+红袖标”演绎“洪湖精神” 长江洪湖段防汛告急!东荆河大堤出现涌流!去年7月,114名民警带领2000余名“平安洪湖赤卫队”队员奔走在防汛大堤上,巡江堤河堤、扛沙袋、堵管涌……20多天坚守,他们巡堤30万公里,排查重大隐患38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8893名,使长江洪湖段大堤、东荆河大堤平安度汛。 “警服蓝”和“红袖标”勠力同心、忘我工作的场景,让洪湖市公安局政委刘彦群至今动容,“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洪湖赤卫队拼死保卫家乡的场景……” 战胜每一个困难,关键时刻从不退缩,“洪湖精神”在新时代继续演绎着。“让我上!”“我是党员,我也去。”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面对可能被感染的风险,2名队员积极请战,协助公安民警将一名疑似感染女子送到医院抢救。 “防疫、抗洪等大考中,‘平安洪湖赤卫队’发挥了巨大作用,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心。”新滩派出所所长曾斌说。 目前,“平安洪湖赤卫队”有队员1.7万余名,战时可带动身边近4万人参加突击抢险。无论是抗疫还是抗洪,他们都冲在一线、守在一线。 小小“鸡毛信”撬动“大平安” “长江新滩段有人非法捕鱼!渔获物满满一车。”去年7月的一个夜晚,“平安洪湖赤卫队”队员发来的一条信息,帮助洪湖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公安部督办的非法捕捞大案,警方收缴渔获物1000千克,循线抓获非法捕捞、买卖、销售水产品人员12名。 “‘平安洪湖赤卫队’的诞生是为了解决治安风险增多、警力不足、专业力量不够等问题,通过吸纳社会力量,专群结合、内外联动,延长打防触角,加强群防群治。”洪湖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毛绪亮说。 据介绍,洪湖市各派出所按照每个乡镇、区、办最少15人的标准配备“平安洪湖赤卫队”队员,畅通民警和赤卫队联系通道。每天,赤卫队队员在湖区、街头、巷尾巡逻,充当帮扶解困服务员、交通秩序劝导员、平安法治宣传员,主动调处小纠纷、解决小问题、排除小隐患。 今年3月,“平安洪湖赤卫队”队员尹建文为民警递上“鸡毛信”,报告村里有户人家常有陌生人出现。民警循线追踪,端掉一个吸贩毒团伙。 目前,按照“服务型、实战型、效能型”标准,洪湖市建成242个农村警务室、55个中心警务室,全部配备“平安洪湖赤卫队”队员,筑牢基层治理的第一防线。洪湖市还引导蓝天救援队、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专业力量加入“平安洪湖赤卫队”,依靠他们人熟地熟的优势,为公安机关开展水上救援、精准打击提供帮助。 自2016年成立以来,“平安洪湖赤卫队”年均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400余起,化解信访积案达七成以上,帮助群众解决“小困难”4200个,协助清理洪湖拆围断桩300余万根、乱网200余万平方米。 “革命常思洪湖水,重整行装再出发。红军在洪湖留下的精神遗产,将转化为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动力,持续打造‘平安洪湖赤卫队’群防群治体系,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洪湖市委书记伍昌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