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0版:特别报道

抗疫阻击战:勇担使命践初心

    海南医疗队驰援洪湖

    蓝天救援队进行路面消杀

    党员志愿者为市民采买配送生活物资

    建设中的洪湖“小汤山”医院

  □崔巍李友华

  2020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正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时空瞬间定格,让欢笑戛然而止……庚子新春,以谁也想不到的方式来了。“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部署,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迅速打响!洪湖和武汉毗邻,随着数万武汉返乡人员的持续涌入,这座小城一度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灾区”,压力之巨、责任之重、考验之艰,前所未有。病毒,前所未见;形势,空前严峻。时间就是生命,开战就是决战!

  遭遇战:狭路相逢勇者胜

  2020年1月19日,农历腊月廿五。洪湖市疾控中心接报首例新冠肺炎观察病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洪湖市委、市政府紧急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组建疫情防控指挥部,各级各部门迅速响应,各级干部停止休假,全力以赴,迎战疫情。

  源头防控、交通设防、物资保障、信息发布、隔离场所等各项工作同步推进,洪湖应对疫情的各项防控措施,短时间内高效启动。

  市“四大家”主职领导挂牌作战、市领导包片负责,2万多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紧急布控,防控疫情的天罗地网层层布下。

  洪湖市委、市政府发出总攻动员令,决心以最强火力、最硬作风、最好效果、最短时间,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完胜。巩固战果、乘胜追击,全面做到管控全力以赴、排查全力以赴、隔离全力以赴、流调全力以赴、救治全力以赴、保障全力以赴,化被动为主动,积优势创胜势!

  多少个夜晚,市防控指挥部灯火通明,常常,凌晨三四点,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一道道作战指令,从这里发出直抵基层。

  多少个日夜,市“四大家”领导一线指挥、一线督战、一线暗访,力促各项举措落地落细落小,筑牢联防联治、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

  多少个日夜,全市基层干部群众成为24小时值守的“守门人”,党员联防、卡点联控、服务联帮,锤炼暖心又硬核的力量。

  激烈的战“疫”,向着胜利的每一步都是关键。决战决胜定乾坤!洪湖,向着最终的全面胜利,一路挺进!

  疫情汹汹,史无前例。全城布防,前所未有。

  遭遇疫情,并不可怕。狭路相逢,勇者必胜。

  阻击战:八方支援破僵局

  2020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五。

  一场新闻发布会,让全国人民为洪湖揪心。湖北省经信厅厅长王祺扬在全国记者的镜头面前说:“广水、洪湖等地方,医疗物资有断供风险。”

  医疗物资,洪湖告急!

  随着检测能力增强,洪湖确诊病例进入快速增长期。2月1日至8日,洪湖市确诊病例从38例上升至236例。

  疫魔重压,洪湖告急!

  洪湖市委、市政府征调全市医疗资源,构建高效、有序、顺畅的运作机制,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统一标准,发挥制度优势、形成有机整体,全方位凝聚救治医护之力。

  即便如此,洪湖的医疗资源依然捉襟见肘。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曾庆朗戴着一只N95口罩和手术帽,穿着一件单薄的防护衣,就进了隔离区。

  洪湖,在苦苦支撑。

  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下,支援湖北的各省医疗队以最快速度吹响集结号。

  海南医疗队来了!广东医疗队来了!阻击疫情,时不我待。很快,广东、海南、洪湖三方会商机制启动。广东医疗队接管洪湖人民医院、海南医疗队接管第四人民医院。

  核酸检测是抗疫的关键一环。此前,洪湖市还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每天派专人往返荆州实验室,送样本,取数据,一去一来至少要5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耽搁在了路上。

  时间就是生命。广东南方医院迅速联合金域医学检验中心,两天之内在洪湖建起了核酸检测实验室。

  海南医疗队接管第四人民医院,全程跟踪,精心医治,8天内27名患者治愈出院。

  广东、海南“搬家式”的支援,给洪湖增添了必胜的信心。他们带着精英的战队、精湛的医术、精良的装备、充足的医疗物资,为抗疫而来,为洪湖而来!

  在疫情防控最艰难的时刻,一车车爱心物资从天之涯、海之角出发,从珠江之畔出发,跨海越江,一路北上,千里驰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爱如潮水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涌而来!据洪湖市财政局统计,抗疫期间全国各地捐赠的项目达到150个。所有捐赠项目或通过定向捐赠,或按指挥部要求分配,到达指定的医院、学校,防疫一线。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在洪湖这座英雄辈出的城市,凝聚成最淳朴的语言,增强抗击疫情的信心与动力。

  疫魔无情,人间有爱。洪湖,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翻不过的山。

  人民战:重任千钧惟担当

  2020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九。

  这一天深夜,洪湖市委、市政府发布紧急通告,决定全面升级管控措施,社区、乡镇一律实行全封闭管理;除医护人员等基本民生保障从业人员之外,其他居民一律不得进出小区;所有车辆一律从严管控,坚决遏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战“疫”,“救治”和“阻隔”是两大关键。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必须集中兵力、全力以赴进行救治,严防死守、密而不漏进行“阻隔”。

  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下沉一线,8600多人的党员先锋队冲锋在前,夜以继日。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正东带领党员突击队,顶风冒雪封堵街巷,3天内完成14749户居民的排查。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科副科长杜鹃,最多一天接了600多个110报警电话,晚上回家,耳边还在嗡嗡作响。

  洪湖市一中高三班主任朱艳霞白天上门登记健康信息,晚上准备网上教学工作,忙得饭都顾不上吃。

  螺山镇中原村发动全村党员志愿者,集中采购新鲜蔬菜鱼肉,为村民送货上门,每天不间断。

  从北京返乡的生态环境部网站员工汤金兰,主动参与小区值守,协助把好第一道关卡。

  环卫工人胡伏贵坚守岗位,虽然上街的人少了,她依然恪尽职守每天清扫街道。

  公交车司机黄忠灿被选中每天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每天工作到凌晨3点,从未听他说累。

  隆客多超市的10多名收银员,每天要面对来自30多个小区和部分乡镇2000多张物资配送订单。

  正是因为有两千多名党员干部甘当代购员、配送员,才保证了全市292个村(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物资供应。

  一道道冲锋令,一张张责任状,都化成了一次次夜以继日防控的实际行动!抗疫大潮之中,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尽职履责,逐渐手挽手、肩并肩,坚定地站成了一道将病毒和人民群众完全隔开的铁壁铜墙。

  在这场战“疫”中,每一个人都是战士,都在自己的战场奋力拼搏——

  可歌可敬的医护人员冲锋在前:洪湖市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龚臣,她和同事们每天要接听200多次心理援助电话,她说能读懂万家灯火背后的故事。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吴星,自己感染了病毒,仍灭不了心中火种,盼望重上战场。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倪安秀特殊时期几乎肩负全市接产任务,最高峰时一天做了11台手术。市中医院副院长张春瑛每天要接打百余个沟通协调电话,嗓子早已经嘶哑。

  坚守的还有很多,他们是指挥部工作人员,他们是维护城市运转的各个部门的值守人员,他们是参与建设洪湖市“小汤山”医院的建筑工人,他们是冒着被废水喷溅危险紧急转运400多吨医疗废水的消防员,他们是第一时间深入采访、传递一线信息的新闻工作者……

  还有更多的平凡人、普通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或主动参与村口道口小区门口把守,或主动报告旅居史、自觉接受14天医学隔离观察,或主动取消聚会安排、退掉预订宴席,或主动宅在家中、减少外出……

  空荡荡的洪湖街道在冬日里愈发萧条,每一栋楼每一扇窗背后默默为抗疫作出努力的普通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故事,却同样在贡献力量,守护着这座城、这家乡。

  “团结就是力量,有战必胜”,这是洪湖人共同的信念。正是上下同心的并肩作战,正是甘于奉献的小城大爱,共同铸就抗击疫情的洪湖精神、洪湖力量!

  大决战:不获全胜不收兵

  2020年3月25日,农历三月初二。

  春分已过,春光正好。洪湖市委、市政府召开疫情防控决战决胜暨经济社会发展赶本赶超动员会,坚决夺取全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此时,距离1月25日封城已整整2个月,复工复产迫在眉睫。推进复工复产,人员聚集、交通流动压力增大,这场大战进入新的阶段,洪湖面临防控与发展“双胜利”的新挑战。

  这是一场新的战役。市委、市政府精准调整战术,坚持“疫情图”与“复工图”同研判、相匹配,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一切条件打好发展主动仗。

  农业生产全面复苏,春耕补种,河湖港汊、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外出务工的洪湖人,陆续踏上返岗道路。

  工业企业全面复工,三大工业园区,一片久违的热火朝天。到3月底,全市企业复工率、企业员工到岗率、企业产能恢复率均达100%。

  重点项目捷报频传,江北东高速公路机器轰鸣、焊花四溅;环湖绿道驿站大楼开始粉刷外墙……多个重点续建项目全部按下“启动键”,奋力抢回被疫情耽误的大好春光。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这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洪湖人!这是勇往直前、战胜每一个困难的洪湖人!从来敢于胜利、善于胜利的洪湖人,再次迎来小康生活的灿烂千阳!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