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年来,荆州区川店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为契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强筋健骨”,探索出了一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同时,川店镇还发展民宿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并开发公益性岗位,共同打造美好生活家园。 川店镇围绕创建“生态文化旅游名镇”目标,统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先后被授予省森林城镇、省品牌建设示范镇、省电力保护十佳乡镇、国家卫生乡镇、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村民变股民集体增收农户受益 荆州区川店镇,位于荆州古城西北,距荆州中心城区30公里,荆州、荆门、宜昌三市交界处。辖16个行政村、1个农村社区、1个国有林场;镇域面积178平方公里,耕地22万亩,人口3.8万人。 2018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180余万元。其中,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村仅2个,30万-10万元以上的村仅5个,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只能基本保运转。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不多、集体资源管理失范等问题突出。主要原因是川店镇属丘陵地貌,村民房前屋后、沟渠路旁的荒地遍布,村民长期在这些零碎荒地上耕耘劳作,村民俗称“胳肢窝田”,村集体“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还长期被占用。另外由于管理失范,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合同乱象频生。这样导致部分村集体有资产无收入,形成“空壳村”“薄弱村”,村委会运转艰难,常常入不敷出、收不抵支。 为解决“四荒地”管理问题,川店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深入村组走访调查、制定方案,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借此机会,依法依规把村民房前屋后、沟渠路旁土地的“四荒田”清理,纳入集体土地管理,并建立土地台账。2018年,川店镇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科学、详尽的“四荒地”清收发包方案。截至2019年9月,全镇16个村均已完成集体“四荒地”公开发包,与村民一一签订其他方式承包合同。绝大部分“四荒地”由现占有经营的农户继续承包经营,纳入其他承包方式进行管理,各村根据村民代表大会议定按照60-100元/亩/年价格发包。此举不仅有效解决了村民间占用“四荒地”多少不均的问题,而且村民经合法发包取得“四荒地”经营权,为其加大投入吃下了“定心丸”。 “四荒地”盘活以后,村集体经济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全镇41691亩村集体“四荒地”经公开发包,2020年,16个村村级集体经过资源资产清查及其他承包方式有效管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00多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村达到2个,20-50万元以上的村9个、10-20万元以上的村5个。一举消除了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空壳村”“薄弱村”,有效解决了村级党组织“无钱办事”难题。 同时,村民变为股民,激发了村民发展经济的热情。2018年2月,川店镇紫荆村、高店村作为荆州市农村集体股份制改革试点,率先成立村级经济股份合作社。紫荆村将全村集体资产资源量化为1.338亿元股本,按照27302股派发到全村959名经济组织成员手中。同年底,紫荆村按每股3元将村集体经济发展收益分红给村民,标志着该村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从来没想过,在农村还可以当股民分红。这样的形式让我们村民的生活是越过越好,越活越开心!”紫荆村的村民纷纷表示很满意。 松园村是典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2018年以前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仅5万元,用于解决村干部工资都不够。2019年通过集体土地清收发包、集体资产资源合同乱象整治,村集体经济收入一举突破60万元。 民居变民宿村民钱包鼓了起来 杀年猪、炕豆皮、打糍粑、卖土鸡、磨豆浆、拔河比赛、厨王争霸赛……一年一度的乡村民俗年货赶集会正是川店镇双店村新农村的一大特色,去年吸引了周边市州游客1万多人,直接带动27户村民稳定脱贫。 乡村民俗年货赶集会的举办为贫困户找到了一条脱贫之路,也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乡村旅游业的兴旺,让村民笑容多了起来,人气旺了起来,钱包鼓了起来。 疫后乡村游发展迎来高潮,双店村抢抓荆州区乡村旅游元年窗口期,盘活村集体和村民闲置房屋,建设双店民宿民俗小区,组建双店民宿专业合作社,20户居民以自有安全房屋入股,提供51间精品客房,发展民宿产业,实行民主管理、按股分红。去年,民宿专业合作社户均增收将近7000元。 双店村二组村民张兵去年4月主动加入村里的民宿专业合作社,腾出自家的房子办起了民宿,尽管规模不大,但一个月不到就有了可观的收入,让他信心满满。“民宿是从4月28号开始的,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有客人,收入还是蛮可观的。”张兵说,要是在几年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住的这栋两层小楼还能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今年54岁的张兵原本是村里的贫困户,在扶贫工作组的帮扶下,2019年底顺利脱贫。 据统计,去年5至9月,双店村民宿经营收入达13万多元,全村人均收入近1.8万元。 民宿作为一种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人居“三合一”的新业态,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是旅游业态改善、旅游品质提升、旅游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是农民增收、农村变美、农业变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乡村对接城市最好的平台。 “赶上旅游旺季,我们的收入有几千呢!我们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想过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而且还为我们增加收入。这都是政府政策好啊!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双店村村民刘大姐非常激动地说。 双店村地处川店镇中部,位于荆州古城和楚王车马阵景区节点中间位置,地理位置优越,田园风光优美,统一规划修建的民宿独具特色。双店村在发展民宿产业的同时,还聚力人居环境整治,增“颜值”提“气质”,让村庄环境更好,风景更美,初步构筑出一幅风光秀美、设施健全、乡风淳朴的美丽乡村画卷。通过基础设施完善、文化特色呈现、闲置资源盘活,将生活资料转化为生产资料,发展休闲民宿旅游,拓展了乡村产业发展形态,解决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问题,让村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实现了就业模式转移和经济收入提升,走出了一条特色文旅融合发展道路,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双店村正在推进总投资200万元的郊野文体公园项目。利用小区旁边生态湿地景观,打造占地4.21公顷的郊野文体公园,涉及足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观景亭、亲水平台、乡村百姓大舞台、喷灌等项目建设,以此增加小区文体元素,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内涵,美化亮化小区环境,提升旅游发展竞争力。 公益性岗位美了乡村富了乡亲 川店镇有一个重要的饮水水源,那就是龙山水库。来到龙山水库,只见水面清澈,堤坡干净,站在堤面上,微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龙山水库现在之所以有这么好的环境,村民彭家华和另外两位村民功不可没。彭家华家住川店镇龙山村1组,2015年,彭家华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10月,彭家华聘上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当起了龙山水库的巡库员,主要负责龙山水库这一片的保洁。 “这里就是我每天要清扫巡逻的地方。”彭家华指着龙山水库的大堤说,“我每天都会按时上岗,清理水库漂浮物和水库周边道路的杂草。每个月有1380元,补贴家用绰绰有余。在家门口就业,让我既能照顾到患病的妻子,还能干点家务活。如果有空闲时间我还能去周边打打零工,现在生活也宽裕一些,最重要的是村里的环境越变越好了,生活得很舒心,我是越干越有劲。” 川店镇还有很多和彭家华一样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的困难群众,为了增加他们的收入,早日脱贫,川店镇不断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的开发,扶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同时也为贫困村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管理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些公益性岗位包括乡村保洁员岗、疫情防控公益岗、乡村道路维护岗、公共安全管理岗、河道巡逻岗、护林员岗等。“开发这些公益性岗位,不仅为贫困户增加了稳定的收入,还为乡村环境整治起到了助推作用。”川店镇基层人社服务中心主任程修虎说,以前村民都是随手乱扔垃圾,走在哪里都能看见垃圾堆,现在有了这些“保洁员”,村民都非常自觉,再随手乱丢都不好意思了。 实施公益性岗位后的龙山村,道路绿化明显增多,路面宽敞整洁,居民们素质提升明显,环境保护意识增强。村里为每一名村民家里都发放垃圾桶,以前随手乱丢垃圾的现象不复存在。 “聘用贫困户走上公益性岗位,不仅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变‘输血’为‘造血’,更是实现了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的双赢。”程修虎说道。 截至目前,川店镇已累计提供167个农村公益性岗位,在荆州区规模最大,也是岗位最多的乡镇。贫困户为美丽乡村出力的同时,更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了自力更生的价值。 这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川店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步,村民也开启了小康幸福生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名镇的关键之年。川店镇将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攻坚克难,为高质量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名镇而努力奋斗。 本版文图:记者邹艳贺晨珏黄志刚通讯员郭静罗东山向红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