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王艺霖通讯员董亚超 2021年1月30日,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停航18年,第一架载着乘客的波音飞机将从荆州沙市机场起飞,直达广州白云机场。看到荆州沙市机场的机票开售,中建科工荆州机场项目现场负责人刘军开心地说:“看着曾经还是一片农田水塘的地方,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的智慧机场,参与建设的我们倍感自豪!” 从2019年7月18日进场建设,到2020年12月30日航站楼及附属工程竣工验收,经过470多个日日夜夜的建设,中建科工湖北公司作为荆州沙市机场的参建方之一,为荆州市民交上出彩“成绩单”,为荆州城市发展、复兴腾飞贡献中建力量…… 攻坚克难,展现领先技术优势 荆州人民梦圆蓝天,远在江西九江新项目建设现场忙碌的赫峰心潮澎湃。2019年7月底,他加入中建科工湖北公司荆州沙市机场项目部,和技术部的同事一起负责航站楼钢结构施工的方案编制及现场施工技术指导工作。 按照设计蓝图,荆州沙市机场航站楼整体呈六瓣荷花造型,有3大组成部分,东西、南北方向均有起伏弧度,西面有26米高的悬挑,灵动流畅的线条寓有凤凰振翅之意。 如何用钢铁之躯的结构框架,将“盛世荷花、凤舞九天”的设计完美实现?成为摆在赫峰和同事面前的首个难题。 “机场航站楼造型独特富有美感,更有一处跨度长达60米,施工难度可想而知。”赫峰回忆,2019年9月初,他和技术部另外3名同事开始着手攻克60米大跨度部分的钢结构施工难题。大家集思广益、反复讨论,屡次修改设计思路,2个月的时间计算绘制出了4版软件建模。同年11月3日,荆州沙市机场航站楼钢结构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11月8日,正式开始施工。 航站楼总体钢结构桁架屋盖覆盖面积15400平方米,使用了18种不同管径的杆件19977件,多管相交节点7382处、焊缝近4万条。赫峰骄傲地说,“我们用2000吨重的钢结构,支撑起了总长220米、宽93米的金属屋面,现在看到通航真得倍感自豪!” 中建科工湖北公司用异形双曲空间桁架网格结构打造了“正看凤凰展翅、俯瞰荷花盛放”的航站楼外观。如今,这个漂亮独特的航站楼成了荆州又一个新地标。 复工复产,再现央企“加速度” 依托中建科工完整的研发设计体系、施工团队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航站楼钢结构施工安全高效推进。 航站楼钢构屋顶由3个独立的单元组成,60米的最大跨度单元被分解成21榀单榀吊装,5名技术工人一组,对每个进场钢构件进行放线、找点、焊接,拼接成一榀,再一榀一榀上顶吊装。 2020年1月2日,航站楼钢结构主体封顶。“就在大家整装待发将进入金属屋面施工部分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断了施工节奏。”刘军说,虽然如此,他始终记挂着自己负责的荆州沙市机场项目。 两个月后,刘军接到了业主方——荆州沙市机场指挥部组织施工单位复工复产的通知,他当即向湖北公司汇报,并积极协调组织管理、施工人员分批次陆续返岗。 2020年3月底,荆州沙市机场全面复工。中建科工人自此切换到了抢进度的“加速度”模式。 面对雨情汛情,他们抢抓无雨间隙,加紧施工;面对高温桑拿天,他们喝着藿香正气水,起早摸黑争取更多的有效施工时间;面对节假日,他们选择坚守岗位,专注工作…… 张宪进是一名安装工,他和同事负责安装航站楼金属屋面上的4面异形玻璃天窗。根据工程进度,他们在7月底进场施工,奋战高温10余天,安装了200块重达20000多公斤的玻璃,平均每天,他们要喝5升水解暑。 “从复工复产到11月30日公司施工人员全部撤离,大家基本就没有休息过。”刘军说,在复工复产的高峰期,平均有百余名施工人员不分昼夜地辛勤作业,为航站楼及附属工程于2020年12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贡献了中建“加速度”。 砥砺奋进,描绘“十四五”新画卷 “机场项目是公司在荆州的重点建设工程,该项目的高质量完美履约交付,对我们在荆州乃至整个湖北的发展都起到积极影响。”中建科工湖北公司党总支副书记陈文昊说,顺利完成荆州沙市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及金属屋面建设项目,是该公司描绘“十四五”新画卷的一笔“开山之作”。 荆州沙市机场项目在建期间,中建科工人时刻牢记“铁骨仁心”的企业文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央企精神”和“央企速度”。陈文昊感慨道:“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2020年盛夏,中建科工人在离地均高25米、热浪滚滚的金属屋面上作业,汗水糊住双眼、浸湿衣裤,却从不叫苦喊累。” 在荆州沙市机场通航前,该公司承接的九龙渊地下立体车库项目、纪南城棚户区改造项目如期成功交付使用。目前,该公司参与的长江大学东校区南扩建设(一期)项目、荆州广播电视发射塔迁建工程正在建设中。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荆州沙市机场通航重启了荆州人的蓝天梦,开启了荆州经济腾飞的新篇章。中建科工湖北公司也将抓住机遇与挑战,秉承“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为荆州乃至周边地区铸就更多腾飞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