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6版:荆州沙市机场通航特刊

第A006版:荆州沙市机场通航特刊

九万里风鹏正举
——写在荆州沙市机场通航之际

    荆州沙市机场投运,标志着荆州临空经济正式形成,荆州开发区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

    荆州沙市机场通航后,荆州文旅产业必将进入高光时刻。

    这是汉宜铁路、沪渝高速跨沮漳河特大桥。机场通航后,荆州“公铁水空”齐竞进。

    继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一期工程开港运营后,荆州沙市机场通航,一个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正加速形成。

    荆州复兴大道是城市首条快速路,随着“空中走廊”开启,城区交通网络变得更完善、更发达。

  □文\图刘娟 黄思明 黄志刚

  九年翘首,今朝圆梦。2021年1月30日,一个必将载入荆州发展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荆州沙市机场,作为湖北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之一,正式通航运营。荆州,至此成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国首个开航投运民用运输机场的城市。

  这一天,荆州“水铁公空”立体交通网络搭建形成,荆州经济社会腾飞的“天路”就此开启,640万荆州人的“飞天梦”成为现实。

  “十四五”开局之年,荆州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今后,荆州将以更博大的胸怀,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气魄,谋划更宏伟的蓝图!

  凌空展翅,翱翔苍穹。一座现代化的机场,一座未来的航空港,正踏着“两个一百年”的节拍,在长江之滨拔地而起,展翅投入蓝天的怀抱,载着复兴大荆州的梦想,啸傲九天!

  擘画九年绘就飞天梦

  荆州,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汉宜铁路穿城而过,将荆州与华北、华东、华南、华西联系更加紧密;一条条高速公路、各等级公路在县市、乡镇延伸,连接县域与中心城区的“血脉”渐次贯通;483公里的黄金水道穿越全境。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公铁水空”立体交通格局唯有“空”是空白。

  飞向天空,是无数楚人执着的梦想。

  屈原在《楚辞·远游》中说:“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羽人被当作天上的神灵,蟾蜍代表月亮之精,凤鸟是飞翔于天地之间的神鸟,羽人又是变化莫测的神人,三者合而为一,寄托楚人遨游九天、探索天空的愿望。

  2002年5月7日,荆州人民在一片沉默中送走从沙市机场起飞的最后一个航班——飞往广州、海口的CZ3333。当飞机消失在天际,当沙市机场宣布停航之时,无数荆州人为之扼腕叹息,但重返蓝天的种子几乎就在同时播撒在人们心中,期盼着荆州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

  航空的空白,一次次刺痛荆州人的心。每当有人问“能飞来荆州吗”时,我们只有尴尬的无言。这里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两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却因立体交通构架中缺少关键的一环,为数不少的高精尖项目在选择落户前,犹豫了、动摇了。

  古城荆州,亟需打通与外界的空中通道,凌空展翅,飞向新征程。过去,老百姓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如今,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要想强,上民航。

  机场建设,是惠及640万荆州人民的福利工程,将彻底改变荆州人的公共出行方式,改善出行条件,提升出行效率,也必将带来速度经济,让荆州插上复兴的翅膀。

  认识到荆州立体交通的短板所在,荆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积极谋划,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荆州实现“飞天梦”接力奋斗。

  特别是在2012年,荆州迎来“和谐号”动车后,市委、市政府明确表示,将机场建设确立为荆州构建大交通的下一个战略目标。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及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2013年8月,荆州机场终于成功挤进民航发展“十二五”规划“笼子”,2014年9月获得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支持性文件《对荆州沙市机场迁建选址的初步意见》,“修机场”这件大事全面进入日程。

  随后,荆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率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奔赴北京、广州等地,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军队有关部门,以及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对接沟通,加快推进项目选址、预可研、可研等前期规划工作。新建荆州民用机场项目成为荆州市重点建设项目、湖北省重点建设工程。

  2014年12月项目选址批复,2016年5月立项批复,2018年10月立项批复。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宏大背景下,构建综合立体交通成为全国布局,这与荆州“构筑大交通”理念不谋而合。

  2020年8月11日,湖北省印发《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启动疫后重振“十大工程”。荆州沙市机场作为交通补短板项目被纳入其中。

  荆州沙市机场的建设,踏在了国家和省级战略实施的节点上!一条640万荆州人民热切期盼的“飞天之路”加速推进——

  2018年10月,荆州沙市机场开工建设。

  567天,航站楼竣工,一年半建成一座机场,机场建设创下“荆州速度”和湖北“民航速度”。

  如今,银翼展翅,天路开启,魅力荆州,终于迎来荣耀起飞的时刻!可以想象,未来的荆州沙市机场将成为荆州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成为资源、要素流通的战略性通道,成为加速我市对外开放、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通航“公铁水空”齐竞进

  2020年12月30日,荆州沙市机场通过竣工验收。这一天,荆

  州人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古城百姓喜出望外,翘首盼望着开航投运的日子。

  古城荆州自豪地宣布:联通世界的空中走廊已经开启,“公铁水空”立体交通格局已然形成!

  在荆州沙市机场通过行业验收和颁证检查的会场上,湖北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辉向与会嘉宾骄傲地介绍:“荆州机场是‘十三五’期间湖北唯一开建并竣工的民用运输机场,辐射江汉平原及洞庭湖平原地区。”

  荆州沙市机场东连吴越、南及潇湘、西通巴蜀、北援中原,有效填补鄂中南地区民用航空的空白,具有重要的交通枢纽优势。

  翻开荆州机场的规划图,东、南、西、北面,分别是潜石、江北、沙公、沪渝等四条高速公路,机场正被这四条高速公路组成的“井”字型高速公路交汇网络所簇拥;正西方向有浩吉铁路荆州东站,西北方向有汉宜铁路荆州站,浩吉铁路货运通道与汉宜铁路客运通道在这里交会;西南方向,紧邻荆州港,呈现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少有的临港优势。

  荆州,这座以凤凰为标志的城市,正积攒着振翅高飞的底气!蓝天梦圆,铁路、高速路网也加速建设,助力荆州融入全国大交通格局。经多年谋划和建设,这张规划图逐渐变成实景图——

  2020年9月,荆荆高铁正式拉开建设大幕,它将与汉宜铁路在荆州形成“十”字相交格局,构建起纵贯东西、直通南北的铁路客运大通道。

  作为“北煤南运”新的国家战略运输通道,浩吉铁路于2019年正式开通运营,来自内蒙古的第一车煤抵达荆州江陵站。

  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畅通了荆州对外开放的大通道,重新定义荆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

  通道建设提速,荆州交通网络更发达。江北高速、武汉城市圈环线洪湖段先后通车,结束了江陵、洪湖不通高速的历史;浩吉铁路荆州长江公铁大桥建成,从此经过的沙公高速连接起江陵和公安;石首长江大桥将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连接得更加紧密;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煤炭铁水联运项目,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一期工程开港运营……

  “十三五”以来,荆州交通跨越式发展。摊开荆州交通运输图,一张立体化交通大网在荆州大地加速编织——从地下到蓝天,从公路到铁路,从城市到农村,一道道“彩虹”横空绵延,在荆州,一个主干公路衔接有序、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正加速形成……

  交通是荆州振兴的血脉和基础。曾经制约荆州发展的交通瓶颈已经被打破,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格局将助力荆州经济腾飞,翻开荆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未来荆州旅游叫响世界

  荆州沙市机场的建成投运,为荆州打开了连接世界的又一扇大门。“从武汉到荆州,怎么来?有多远?”

  50多年前,在长江大客轮上漂一天一夜。

  43年前,坐汽车在“搓衣板”似的土路上颠簸10多个小时。38年前,绕着弯,走平坦的318国道,7个多小时。28年前,坐大巴走高速公路,3个半小时。

  8年前,荆州火车站通车,乘坐火车1个小时20分钟。现在,荆州沙市机场通航投运,“晴空一鹤”20分钟。交通更便捷,人们对于未来更期待。

  在岑河镇上开旅馆的李先生,时刻关注着机场的建设。对于机场通航,他有自己的“小算盘”——“机场开通了,一定有很多外地来的旅客在这里落脚。人多了,自己的生意自然就好做。”

  这些年来,荆州“铁水公空”齐头并进,交通线路日益完善,可以想象,随着荆州沙市机场的通航,荆州与外界的时空距离还将继续缩短。

  为了更好地服务外地旅客,满足荆州民航运输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荆州市委、市政府从细处着手,提出扩建机场航站楼方案,申请将原本批复的7000多平方米的荆州沙市机场航站楼调整为13800平方米,增加的面积用于开通国际口岸、发展通航产业和扩展国内旅客服务区预留。

  荆州沙市机场的建成投运,为更多人来荆州打开了又一通道。

  享有“楚国古都、三国荆州”美誉的荆州,既有荆州古城墙、楚纪南城遗址等历史遗迹,更有荆州博物馆、楚王车马阵等现代展示。曾经,高铁和机场的缺位、高端运输方式的欠缺,限制了荆州游客量的增加。

  9年前,汉宜铁路开通,引发了一轮恒久弥新的旅游“冲击波”,荆州人记忆犹新。汉宜铁路的通车,让荆州跻身武汉宜昌“一日游”旅游圈,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次以每年约20%的速度递增。

  荆州沙市机场的建成通航,无疑将加速荆州旅游业的发展。

  翻看航班航线,已规划的上海、广州、深圳、海口、三亚、成都、杭州、西安、贵阳城市航班将直达荆州,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倍感舒适:周末飞抵荆州,晨逛园博园,午游方特,夜赏烟花,畅游古城从提前规划变成了说走就走的旅行,从“过境观景”变成了“落地深游”,更加从容惬意。

  荆州沙市机场建成通航,补齐制约旅游高端运输方式的最后一块短板,必将激发荆州旅游新一轮升级。

  有业内人士肯定地说,一方面,机场将高效拉动游客量,带动本地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环节的膨胀式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另一方面,机场将拉近与省内外乃至世界的时空距离,为荆州与城市间、景区间寻求更多旅游合作和发展,确立坚实支点!

  发展华丽升级促复兴

  从2018年10月荆州沙市机场开工建设,1年半时间,在荆州沙市区岑桑线上,一片总面积2143亩的鱼塘,蝶变成一座现代化机场。

  荆州沙市机场的每一次进展,都激荡着荆州人的蓝天梦;荆州沙市机场的建成,更将加速实现荆州的复兴梦!

  从空中俯瞰,“双凤云纹”的荆州沙市机场站前广场成为无数荆州人的“网红打卡地”。

  “荆州沙市机场建成,古城新春绘新景。”元旦小长假期间,众多荆州市民从复兴大道自驾前往荆州沙市机场。

  白天,在蓝天下,闪烁着光芒的航站楼,如掩映于水中的荷花,也像振翅的凤凰;夜间,航站楼灯光璀璨,助航灯光亮起灿若星河,市民们纷纷感叹:“这些年,我们的城市更美了!新建成的荆州沙市机场如荷花、似凤凰,俨然一张城市新名片!”

  机场是一个城市最亮丽的名片,也是一个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荆州沙市机场通航之后,一个涵盖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方式的立体化、全通型交通网络,将在机场和周边临空区域形成。”荆州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万玲玲说,“十四五”时期,荆州还将继续构建“一民九通”的航空布局体系,提升“一港九区”的物流体系,加密过江通道,完善其他交通基础设施。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汇聚同一区域,有效转换衔接,增强运输效率。未来,以机场为中心的临空区域,将形成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通道、铁路和港口相互交接的复合交通联系网。它正是荆州承

  载航空物流枢纽的重要支撑!

  飞机起落间,快速流动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围绕荆州沙市机场高度汇聚,这片区域将形成新的临空经济生态。

  物流业连接着生产与消费,对于加快经济循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航空物流为基础,多元化的临空经济还将为荆州带来更多新的产业方向——

  面向机场安全运行、健康发展,发展以航空技术服务、航空维修服务、航空培训等为重点的航空运输保障业;

  面向汇聚而来的旅游、客商等人群,发展以酒店、餐饮、购物、会展为重点的高端配套服务业;

  面向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进出口企业扩张需求,发展综合保税区

  ……

  未来,荆州沙市机场临空区域将高度汇集多种发展要素,形成物流、航空、旅游、服务等高度整合、优势互补的高端产业,引领临空经济繁荣发展。

  综合交通枢纽格局的形成,也将促使荆州城市功能发生明显变化——

  依托机场,荆州临空经济正在起航,为荆州振兴注入全新力量,汇聚高端产业,引领经济新增长。

  机场还将对荆州制造业带来多维影响,激发产品提档、产业升级,助推构建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产业新体系。

  “产品制造过程中,无论是原材料、零部件采购,还是产成品销售,企业都要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以机场为依托的航空运输能满足企业应对市场形成快速反应的需求。”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航空运输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载货特点,还将引发“荆州制造”对高附加值产品的追求。

  速度经济时代,机场将成为荆州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成为资源要素荆州与世界流通的战略性通道,成为加速我市对外开放、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荆州沙市机场,必将触发荆州产业“裂变”,孕育振兴无尽希望!“今后,我们园区商户的产品能走航空货运,物流速度肯定更快。”面对未来,华中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风控副总经理魏林涛满怀憧憬,在他看来,航空货运方式将进一步缩短产品与客户的距离。

  荆州沙市机场通航之际,“临空经济区”成为热词。未来的临空经济区意味着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产业的聚集和规模人口的迁移,荆州城东将逐渐形成高层次城市化区域,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未来,这里将汇集更多、更高端的人才、信息、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将成为荆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的主平台,肩负起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使命。

  未来,机场还将与周围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港口连接,将共同构建以机场为中心的现代化区域交通中心,也为荆州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创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