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特约记者 蔡国松 记者 刘智勇 “十三五”时期,石首市经济社会按照“好中求快、提质进位”总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进程,社会事业有了较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台阶,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好中求快 锐意前行 经济总量稳中有进。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32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8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时期的1.54倍、1.47倍;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中高速,是“十二五”时期的1.4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28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55倍;2020年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635元、18644元,平均增速分别为8.76%、8.2%。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农业发展质效齐升,全市再生稻面积达6.8万亩、鸭蛙香稻面积达2万亩,“鸭蛙香稻”绿色生态种养模式走向全国,产学研合作取得新突破。老河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专家工作站等基地挂牌,举办多项部省级农业领域现场会,成功创建全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重点县市、绿色发展示范县市、全国首批百个绿色防控示范县市、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市。农业主体和品牌建设取得突破,拥有地(市)级龙头企业30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其它各类新型农业主体1704家。工业兴市战略深入推进,医药化工、新型建材、汽车零部件及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5家。仙鹤百亿工业项目签约。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长江天鹅洲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桃花山红色革命旅游区等成为靓丽名片。完成旅游投资15亿元,接待游客352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2.5亿元。 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41个贫困村出列、14497户42603人实现脱贫;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取得阶段性胜利,中部传统农区(石首)绿色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稳步实施,成功创建全国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同比上升至91%,空气优良率和PM10居荆州前列,地表水国、省控考核断面均达标,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完成民建渠等10处河湖及鸭子山、包家湾水库划界确权,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实施美丽上津湖区建设,全面完成山底湖、蔡家潭、廖家渊等公园绿化亮化和陈家湖水环境生态修复,生态文明改革做法得到省委改革办肯定;全市金融环境不断优化,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提质进位 精彩蝶变 内外交通更加畅通。石首长江公路大桥、绣林大桥、浩吉铁路石首段建成通车。石首通用机场完成选址报批,即将启动建设。S220改线工程全线贯通,G234石首段、S221城区至桃花山段改扩建进展顺利,调鲁路和焦山河大桥等县乡道提升工作有序进行,城关东路建成通车,东十路、民族路、环城北路等道路建设有序推进,城乡路网更加完善、畅通。石首“两纵两横一桥一港一空”的现代交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交通投资89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28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697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79.8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945公里,完成安防工程1128公里、农村危桥改造31座,“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评分位居第一。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主一副,四心两轴”的市域空间格局加速形成,城镇化率从2015年的45%提升到2020年的48.7%。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森林城市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通过专家组验收,五城同创完美收官。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高标准完成棚户区改造8035套、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14座,新建公共停车场26个。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山底湖公园一期、中心城区积水排涝、黑臭水体治理等项目有序推进,城东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城南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六治并行”“绿满石首”“五城同创”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一廊、三带、三片”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完成17个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五兴五美”加快实施,积极推进“村社合一”,打造“三乡工程”石首模式,全市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村均超5万元,过50万元的村达20余个。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改革,水产品总量、油菜籽产量、畜禽养殖量居全省前列,“鸭蛙香稻”生态绿色种养模式走向全国。深入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五大行动”,共打造绿色示范乡村53个、生态庭院2000多个。累计建改农户无害化厕所2.8万余户、城乡公厕240座;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逐步完善,全市乡镇及行政村垃圾收运、无害化处理率达100%,13个乡镇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垃圾焚烧发电厂并网调试、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即将投入使用;路畅、景美、院洁、水清的农村环境基本形成。完善电商平台,在湖北、荆州和石首三级消费平台认证82家市场主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发展全域旅游,乡镇文化综合体有序推进,“桃源小镇”开工建设。李花山、过脉岭、小河口等村先后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持续保持在8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同期GDP增速。“十三五”期间,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约3.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5%以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实现应保尽保。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人民医院二期建设项目(内科大楼建设)、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加快推进、石首联影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建成运行。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和信访形势、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总体平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持高压态势,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潮头逐浪 再启新程 随着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多个国家、省级战略的深入实施,石首这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机遇期。 今后五年,石首市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放创新,于变局中开新局。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对标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和荆州“一个中心城市、五个示范区”建设发展路径。用“守正笃实、包容开放、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石首精神,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深入推进“四策并举”“四区并建”,开启石首全面振兴、建设长江经济带明星城市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