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驻荆州开发区记者琳玲 建成道路43.3公里,建成污水管网33.73公里、雨水管网30.3公里,园区生活污水主管网全面建成……2020年,荆州开发区紧紧抓住发展的主线,以开放开发的姿态,强硬件、引项目,夯实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园区承载水平,筑巢引得凤凰来。 做精专业平台 去年11月,备受瞩目的华中表面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当天,来自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25家企业签约入园,成为首批入驻企业。 这25家企业为什么不约而同选择华中表面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内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关键——企业负责人在现场参观后纷纷感叹:“专业的循环处理系统是制造业等许多产业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降低综合运营成本”…… 是项目,更是平台。华中表面循环经济产业园,成为荆州开发区承载表面处理工艺的专业园区,更是践行绿色发展、助推行业提档升级的专业平台。 打造专业平台项目,提供专业化、集约化服务,成为荆州开发区吸引企业的一大亮点。 去年7月,湖北恒隆企业集团与荆州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约,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建设恒隆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国家汽车智能转向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能源、纯电动冷链物流汽车”“轻量化材料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三个产业平台,整体打造华中地区产业链完整、多产业合作、技术资源共享、利益方共同发展的互通、互联、共享、共赢的创新示范智慧工业园区。 2020年以来,荆州开发区在全市“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中,谋划、打造、建设专业平台项目,取得初步成效,一批大好项目纷至沓来,平台聚集力正在逐步显现。 做优工业主平台 坚持开放开发姿态,对接先进产业,提高园区平台承载力;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举措,营造优质服务平台。荆州开发区多措并举,做优主平台,促进产业链做大做强。 强化科技创新平台。2020年10月,荆州开发区“牵手”同济大学,建设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荆州分中心,依托同济大学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人才服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下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