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9版:综合新闻

经济保卫战:跑出洪湖发展“加速度”

  □崔巍肖莎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2020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明确指示,要克服困难,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新冠疫情、夏季汛期……各种状况接踵而至,洪湖市面临大考加试、大战升级,形势格外艰难。

  自始至终,洪湖市全力以赴抗疫、防汛、战贫,精心组织复工复产、灾后生产自救,全面打响经济发展保卫战,拉动经济社会重振。目前,全市交通、水利、城市建设、民生事业都取得初步成效,在低迷的经济压力下逆势上扬。

  复工复产稳岗就业招商引资促进增长

  “威弘鞋业招工,要求:年龄18-50岁,身体健康,男女不限……”每隔几个月,洪湖市新堤办事处的谢爱娥就会在朋友圈转发这样的招工信息,为她上岸的渔民朋友提供参考。“去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原本计划外出打工的人没有出去,现在洪湖本地就业机会也多,条件也好了,多转发好让大家都知道,这些信息很多人都用得上。”谢爱娥说。

  谢爱娥提到的威弘鞋业是洪湖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从事品牌板鞋代工的加工厂。国内后疫情时期,东南亚鞋业加工竞争对手受到国际疫情影响,大量订单转至国内,威弘鞋业的海外订单逐渐恢复,在本地招工多至1500人。

  “一天工作8小时,下班时间后的算加班,工资另算,还有社保,七七八八加起来一个月差不多有4000元左右。”在威弘鞋业车间里,女工胡红菊告诉记者,“我以前在浙江义乌打工,今年因为疫情耽误没有过去。在这里工作和外边的条件、待遇差不多,还能照顾老人,招呼孩子上学,挺好的。”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洪湖市外出务工人员留在家乡工作的超过7000人,多数就业机会均由中小微企业提供。为克服疫情影响,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洪湖市出台了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一揽子政策“18条”,从优化金融服务、落实税负减免、全力稳岗就业、有效扩大内需等方面明确了具体措施,全力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2020年11月16日,洪湖市举行招商引资“百日竞赛行动”签约仪式,6个项目现场签约落地洪湖,协议资金超过30亿元,这是洪湖市加快招商引资、聚力追赶超越的又一成果。

  据了解,2020年,洪湖市签约项目68个,10亿元项目1个,开工9个,投产5个,到位资金1.97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签约项目310个,其中260个工业项目,涉及环保智能、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康养等产业。

  近年来,洪湖市以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工业项目、大项目为主攻方向,突出签约项目落地,突出重资产招商,取得长足进步。府场镇石化装备园区成为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典型,经济开发区发展态势越来越好,与武汉沌口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新滩工业园区。

  路网建设全面加强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冬日暖阳,长江边仍寒风凛冽、冰冷刺骨。江面上,在建的洪湖至赤壁长江公路大桥是湖北省“十三五”重点工程,投资28.35大桥33.5米宽、双向六车道的桥面从两岸向江心延伸,距离合龙仅剩224米。桥面上,1000多名施工者正热火朝天地开工建设,无惧深冬严寒。

  洪湖至赤壁长江公路大桥是湖北省“十三五”重点工程,投资28.35亿元,建成通车后,将成为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重要区段,连接随岳、沪渝、武监、京港澳、杭瑞等高速公路重要节点,洪湖到赤壁车程仅需15分钟,将从根本上解决两地交通瓶颈问题。

  去年因为疫情、汛情,耽误工期4个月,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为在春节前完成大桥合龙,实现“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开门红,大桥建设者们正卯足干劲抢时间、抢进度,做最后的“冲刺”。

  这是“十三五”期间洪湖开建的第二座长江大桥。2019年9月28日,洪监高速通车;2019年11月28日,洪湖至嘉鱼长江公路大桥通车,接二连三的路网交通被打通,洪湖“三路两桥”高速主骨架基本形成。

  截至2019年底,洪湖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609公里,“十三五”交通运输规划提前完成。到2020年底,洪湖市公路水路交通总投资达280亿元,是“十二五”的3.3倍。

  江北东高速、洪湖至赤壁长江公路大桥、新堤港集并中心等基础建设正加快推进,环湖绿道一期、一河两岸二期、红色湘鄂西旅游区、护城堤森林公园等城建园林文旅项目大兴基建;兴旺、兴业等棚户区还建小区、洪湖新汽车客运站等民生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

  智能买票、智能安检、刷票上车,整个流程可在几分钟内完成。6月8日,历经两年施工、总投资11879万元的洪湖新汽车客运站正式投入使用。该站按照一级客运站标准建设,占地面积约90亩,总建筑面积约8197平方米,集长途客运、旅游集散,公交、出租、汽车维修于一体,乘客可直达武汉、荆州、襄阳、上海、深圳等地。

  2020年,洪湖市实施重点项目113个,其中90个开工建设,总投资额896.6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20亿元。莲都生态、宗盛农业、储力医药等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有9个开工在建,8个已竣工投产。路网交通构架完成,工业农业全面发展,文旅项目提档升级,洪湖正在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奋力赶超。

  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市民幸福指数提升

  每当日落西山,夜幕降临,洪湖市内荆河两岸亮起灯光,宛如白昼;龙街上游人如织,商铺门口坐满了休闲、吃饭的人,最热闹的还是河边上跳广场舞的队伍。

  “以前在城区,没得跳广场舞的地方,晚上也黑灯瞎火的。现在,你看这龙街,又好看、又亮堂,像个大城市的样子,我们在这跳舞、散步,舒服得很。”新堤办事处市民、62岁的杨红英被人夸广场舞跳得好,难掩高兴之情,“才跳了一年半,也就是这‘一河两岸’修起来后才学的。”

  2019年3月,内荆河的“一河两岸”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从一桥到三桥,1.5公里,投资2亿元,两年时间内,一路完成棚户区改造、恢复河流生态、改善基础设施、打造特色龙街、引进品牌商户等工作。如今的“一河两岸”不仅是洪湖市人民休闲娱乐的首选,更是人们骄傲的城市名片。

  为让江河湖泊的水变绿变清,洪湖市投入近3000万元治理城区黑臭水体,持续推进退垸还湖、渔民上岸工程,10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升级,惠及1839户城市居民,坚持绿化造林,城市创卫、创森、创园等“五城同创”,致力改善城市面貌。

  2019年端午节,国家级龙舟赛事——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北·荆州洪湖站)在内荆河“一河两岸”成功举行,比赛活动的网络直播获得超80万人次的观看点赞,洪湖市城市建设面貌和文旅体事业发展得到了普遍认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对城市建设、城市功能、文化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0年,洪湖市在建文旅体广重点工程项目15个,投资额近50亿元。市图书馆共建共享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文创、讲座、展览、艺术等多元化布局,为市民打造了文化生活新空间;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6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65个,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言犹在耳,洪湖作为历史名城,在保护历史文化和发展现代文体事业中不遗余力。

  这一年,《洪湖赤卫队》入选第三届湖北艺术节展演剧目,《洪湖凤舟》等五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启动文物修缮工程,使一批古建筑、古遗址得到有效保护。

  这一年,洪湖市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87个、健身路径148条、各类体育场地1500个,组织举办的赛事、活动超过300场,参与人数达10多万人次。洪湖市成为全国首批“全国老年人太极拳之乡”、省体育局认证的唯一县市级“篮球之乡”。

  这一年,洪湖市成功举办首届生态文化旅游节暨旅游发展大会,老湾回族乡珂里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洪湖岸边是家乡”文旅新城一期投入运营,“红色江滩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洪湖城市面貌越来越美,城市功能逐步向大城市看齐、日趋完善,环境改善优化、更加宜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一步步在小康路上实现。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