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4版:特别报道

重启蓝天梦共话蓝天情

    场务人员引导客机停在荆州沙市机场停机坪。(黄志刚摄)

    旅客在荆州沙市机场办理乘机手续。(黄志刚摄)

    市民在荆州沙市机场合影留念。(潘路摄)

  市民说

  □记者黄思明王大玲

  起飞!梦圆!骄傲!停航18年后,共圆蓝天梦。荆州沙市机场通航,成为荆州市民热议的话题。大家话梦想、说机场、谈家乡,为荆州进入“航空”时代点赞。

  “我在家门口指挥首航”

  “南方2123,欢迎来到荆州!”“南方2124,可以进入跑道。”

  1月30日,荆州沙市机场通航。此后,每当航班出入港,塔台上就能听到管制员杜云峰的声音。

  杜云峰是荆州人,也是指挥首航航班的塔台管制员。他曾住老沙市机场附近,十分渴望中大型客机在自己家乡起降,航空梦也因此萌芽:“我要把飞机接回家!”

  怀揣梦想,他考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就读交通运输(空管)专业。毕业后,他成为西南空管局终端管制室的管制员。在荆州沙市机场通航前,他回到家乡,就职于湖北机场集团航务公司荆州空管站塔台。

  “18年,终于等到了!”此时,进港航班即将抵达。塔台上,杜云峰起身,拿望远镜,靠近窗口,瞭望飞机下降姿态。又通过频率,与进港航班联系,引导降落。看着飞机顺利降落,杜云峰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在塔台指挥首趟航班!能为家乡民航事业作贡献,我感到十分光荣。”

  “我是机场首批志愿者”

  荆州沙市机场通航前夕,19岁的易芯如报名,成为机场首批志愿者。

  “这些天,我一直沉浸在家乡通航的喜悦中。”站在问询台前,她无比激动:“当机场志愿者,既充实了我的寒假,又能为家乡作贡献。”

  “我在广州天河区读书,学校在机场附近,却没有飞往荆州的航班。”她说,以前去学校需要乘坐高铁8小时,非常累。看着同学们“飞”回家,又“飞”到学校,她十分羡慕。现在,家门口的机场通航,自己也能“飞”到学校去了,觉得很欣慰、自豪。

  问询台前,她站得端正,微笑着接待每一位旅客。“机场志愿者,就是家乡代言人。”她希望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和处事态度,为家乡做好宣传。

  “我是机场成长的记录者”

  “我是机场成长的记录者!”在荆州沙市机场通航当天,赵楚辉再次来到机场,用相机记录这意义非凡的一天。

  今年75岁的赵楚辉是一名荆州小有名气的摄影爱好者,数十年来,他一直热衷于用镜头记录家乡的发展变化。2018年10月,听闻荆州沙市机场动工建设,他便开始用相机记录机场发展变化。

  两年来,他也不记得自己来了多少次,但每当听闻机场建设有了新变化时,他一定会约上好友,前往拍照。

  “记录家乡的变化发展,是一种荣耀。”赵楚辉说,作为土生土长的荆州人,他为城市的跨越发展骄傲自豪。“看着城市慢慢‘长大’,如今又遇上蓝天梦圆。”他相信,随着机场通航,家乡定然“一飞冲天”。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