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1版:01

湖北汉科:研发可养金鱼的钻井液

    “科技明星”炼成记

  □记者赵叶秋通讯员薛新华朱亚龙

  编者按:荆州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在荆州工业化浪潮中,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新引擎,不仅决定工业成色,也决定经济质量。本报今起推出“‘科技明星’炼成记”专栏,带读者走进荆州知名科技企业,了解荆州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前景,探寻荆州工业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

  “十四五”期间,荆州将全力推进“石油科技城”建设,专业生产钻井液的湖北汉科,就是相关企业中的佼佼者。

  1997年,原江汉石油学院向兴金教授带领5名教室下海创业,2006年成立汉科新技术研究所,这便是湖北汉科的前身。2019年,湖北汉科牵头成立全省第一家油田化学领域研究平台——湖北省油田化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产学研用科研机制,

  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参与开发超级油田

  记者走进研究院实验室,看到各种仪器设备摆满房间,不少大型设备上还写着“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等字样。研究院院长舒福昌说,很多设备以前都没有,为了完成实验,他们大胆提出构想,联合其他厂家共同研制,使得实验得以继续。

  实验室桌上放着的一些黑色碎石吸引了记者注意。“这是海洋三四千米深处钻出来的石头,供科研人员研究。”舒福昌解释说,深海钻井达到一定深度,井底温度就会很高,这就需要钻井液耐高温、抗腐蚀,我们会把钻井液放进加热炉测试耐温性。

  2020年11月25日,被评选为十大超级工程之一的我国海上最大高温高压气田东方13-2成功投产,就有湖北汉科的功劳。

  东方13-2气田位于南海深处,储量大、品质好,年产气30亿立方米,可供100万人使用15年,但埋深在3000米以下,是全球三大海上高温高压区域之一,井下温度达150摄氏度以上,在这里勘探开发油气属世界级技术难题。中海油联合国内科研院所攻关,湖北汉科负责钻井液研发。

  不负使命,汉科研发出抗高温环保钻井液和完井液泥浆体系,抗高温性、流变性和抗腐蚀性等重要技术指标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国家重点工程解决了技术难题。

  2年攻坚研发出新型环保钻井液

  研究院生物毒性实验室桌上摆放着3个塑料盆,其中两盆养着金鱼,一盆盛着黑色油污,几根细管通过仪器连着3个盆。舒福昌介绍,这是他们在测试新研制的环保型钻井液。

  钻井液是一种化学液体,在钻井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清洁井底、携带岩屑、降低钻头温度、提高钻具使用寿命、平衡井壁岩石侧压力、封闭和稳定井壁等。使用后的钻井液一般用容器盛装挖坑填埋,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2015年国家新环保法实施,对油田开采提出很高要求,开发环保钻井液迫在眉睫。

  舒福昌等人提出的研究课题被纳入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历经2年攻坚,新型环保钻井液于2017年推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很好保护油田矿区生态环境,在新疆油田、冀东油田、渤海油田的100余口采油井上成功应用。这一高附加值产品年产值达1亿多元,占到湖北汉科年产值的三分之一,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