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5版:沙市新闻

“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助力贫困村富起来

  □通讯员肖登

  “去年我们村的黄桃产量还不错,通过线上线下销售,销量整整翻了一倍多。”近日,在沙市区岑河镇张场村党群服务中心,张场村支部书记张军介绍。

  为推加快进张场村精准扶贫工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贫困户增收创富,张场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子。种黄桃就是由荆州市人社局扶贫工作队引进的精准扶贫项目。

  2015年12月,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通过走百家门,听百家言,了解想群众法,争取农户意见,并带领群众考察三湖农场黄桃种植基地。经村“两委”班子、群众代表大会讨论,并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发展黄桃生产。

  2017年,张场村向区扶贫办申请项目资金30万,成立黄桃合作社,建设了“张家场”锦绣黄桃生态种植基地,目前黄桃种植面积150亩,参与黄桃种植农户64户,其中贫困户25户。

  农户和贫困户发展有了新路子,美好生活也有了新盼头。贫困户蔡若飞,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不能干重活,一家老小5口人,没有劳动力。2017年他在村主任王家诚的指导下种了黄桃,2019年开始挂果,收入3万元,减去成本纯收入2万元,基本能满足一家人生活。

  转变营销模式,开启电商O2O模式,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打通线下物流干线。为进一步推进黄桃产业发展,拓宽黄桃销售渠道,张场村于2018年11月14日成立岑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金额58万元,其中扶贫资金39万元,财政资金5万元,股东入股14万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营荆岑牌黄桃、张家场土鸡蛋、荆岑牌虾稻米等产品,2019年累计销售“荆岑牌黄桃”1.2万斤,“荆岑牌虾稻米”1万余斤,“张家场土鸡蛋”2万余枚,实现销售额15万余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张场村黄桃销售渠道受阻,黄桃销售面临极大挑战,为此,张场村研究营销策略,提出电商预售零售、水果商超进驻、大型果批市场物流批发“三驱并行”的销售方式,并通过打折、立减和赠送采摘券等方式推动黄桃销售。此外,张场村黄桃销售微店正紧锣密鼓上线,白沙洲果批市场商户也在密切交流合作细节,下一步将与武商、百果园等大型商超水果店销售负责人接触洽谈。

  抢抓基础建设机遇,为脱贫攻坚增添动力。张场村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在抓好基础建设。为完善道路建设,2019年,张场村抓住修建322省道的机遇,投入资金245万元,修建连接322省道通村公路2.8公里。为解决农田灌溉问题,通过整合扶贫资金,投入资金48万元,同年,在张场村二组新修灌溉排涝站一座,解决组内2000多亩农田抗旱排涝,每亩增收300-500元。

  搞好红色阵地建设,打造党建亮点工程。2018年,张场村新修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048平方米,配备了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多功能会议室等。2019年,修建了文化广场,占地3000平方米。今年,张场村依托庭院经济建设,对村委会文化广场进行了绿化美化改造,在广场中央及四周种植了红叶球树、桂花树以及各类花草,党群服务中心建好了,环境变美了,每天来打球的,傍晚来广场散步、跳舞的村民也多了起来。

  “其实,这些树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到他们栽活了,自己心里也着实高兴”张场村党总支书记张军每每看到道路两旁的绿化树时总会这样朴实地说,“今年,我们重点抓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加快黄桃产业发展,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