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评论员曹歌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被写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乡村全面振兴成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市,乡村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乡村之于荆州,不仅仅是美丽风光所在,更是城市的菜篮子、米袋子、后花园,是乡愁所系,是文化源头,直接关系荆州全面振兴和城市未来发展。 近年来,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步步为营、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乡村产业渐成规模、乡村旅游红红火火、100多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扮靓荆州大地,精致小镇、文化小镇、红色乡村,各地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让荆州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江汉平原独有的自然资源,赋予荆州乡村振兴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荆州的当务之急,就是全市上下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握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举全市之力做实产业振兴基础。找准农村产业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结合当地的优势资源,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新格局。以“绿色、生态”理念为引领,构建有特色、高品质、长远发展的产业体系,筑基培源,振兴发展,实现产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 征途迢迢,任重道远,保持定力和航向至关重要。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结合全市主要工作,规划引领,下好“先手棋”,因地制宜,借他山之石,琢磨“荆州之玉”;要依托资源禀赋、城乡融合,科学定位、打造荆州模式;要做到有的放矢,长期有目标、中期有部署、年年有安排,既要着眼长远,打好“持久战”,久久为功,又要立足当前,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打赢“攻坚战”;要坚持共建共享,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人公,兴产业、强主体、创品牌。 东风吹彻荆楚地,乡村振兴正当时。我们要把握机遇,牢记使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责任感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使命感,再鼓干劲、再加力度、再强措施,让乡村振兴“荆州样板”成为“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中耀眼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