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8版:时事关注

每一年这一天,从未忘却的祭奠

    新华全媒+

    4月1日,在长春市南湖公园,学生在长春解放纪念碑开展

    缅怀先烈活动。           (新华社发)

    4月1日,在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邯郸市邯山区农林路小学

    学生向烈士公墓献花。        (新华社发)

    新华时评

  关注清明节

  重庆,清明节前的周日,歌乐山下、烈士墓前。

  年过六旬的周勇和夫人、姐姐、学生等一行10人,将110枝鲜花仔细摆放在纪念碑前。驻足、鞠躬,像祭拜亲人般,与他们低声说话。

  70多年前,周勇的父亲周永林是一位中共地下工作者,3位掩护他的战友都牺牲在了白公馆、渣滓洞。他们,就躺在纪念碑后巨大的合葬墓中。

  “前辈们呐,我是周永林的儿子周勇,我带着我的妻子、姐姐、学生们,又来看你们了……

  我父亲活着的时候,把我们叫到床头叮嘱:没有你们的保护,他就没了!也就没了我们,没了这个家……

  他说红色的传承不能断。交代我们,他死以后,我们这些儿孙,祖祖辈辈都要来……”

  这样的祭拜从1949年起,已经72年了。

  72年风雨无阻。周永林走了,他的儿子周勇也已是白发人,传到他的孙子、曾孙已历四代。

  今年,与以往的祭扫不同。周勇带来的黄的、白的菊花中,特意点缀着10枝红色的康乃馨。周勇说,这是“特别礼物”。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岁生日,他们想以此向先辈们报告:烈士身后,祖国山河无恙、红旗更加高扬!

  掩护了周永林的3位烈士,一位叫胡有猷,一位叫陶敬之,另一位叫黎又霖。周永林在重庆北碚、城郊从事地下工作时,胡有猷、陶敬之是他的直接上级。而黎又霖是为党工作的党外人士,属于周永林团结的对象。

  “那时候都是单线联系,他们都知道我父亲是共产党员。胡有猷、陶敬之还掌握着党内大量信息,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只要透露一点就可以换取生的希望。但他们始终坚不吐实,不变节,没出卖,他们用自己的牺牲保住了其他同志,保住了地下党组织。”周勇说。

  献完花,周勇一行在烈士坟前,像往常一样再次高声朗诵两首熟悉的诗:

  (一)

  革命何须问死生,将身许国倍光荣,今朝我辈成仁去,顷刻黄泉又结盟。(二)

  卖国殃民恨独夫,一椎不中未全输,锒铛频向窗间望,几日红军到古渝。这两首诗是黎又霖烈士的绝命诗。

  重庆解放后,周永林与其他同志第一时间赶往歌乐山为烈士们收尸。当时,渣滓洞大火还未完全熄灭,牢房内外到处都是烈士们的尸体,完全无法辨认。

  周永林又赶往白公馆,守门的老人把他带到二楼的一个小房子,说黎又霖就是关在这里。只见房间内,排放着谷草做成的垫子,上面铺着一张张破烂的篾席和褥子。老人指着其中一张“床”(地铺),说黎又霖就睡在这儿。周永林立马把谷草垫、烂褥子和篾席翻了个遍,希望能找到黎又霖留下的东西,终于在席子下面发现了一张黄色的草纸,看见上面写着几行字,落款竟是“又霖十一月廿五日”——距离“11·27”大屠杀仅仅两天。仅仅又过3天,重庆解放了。这正是烈士牺牲前留下的绝命诗!

  后来,成立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时,周永林把这份珍贵的文物交给了组织。

  “我们家所有人都会背,小孩会说话后就要学这两首诗。”周勇说,刚学的时候完全不懂,尤其是父亲用地道的四川话把“光荣”说成“光云”,把“结盟”说成“结民”,家里的孩子们只能背“天书”。直到长大了,读了原文,才理解了其中深邃的意蕴。

  背诗、扫墓,讲每一位烈士的故事,讲党的历史。像这样的纪念在这个红色家庭非常多。

  让周勇特别难忘的是2009年“11·27”纪念日前夕,已经90岁的父亲周永林最后一次祭扫了他的战友们后,把所有孩子们叫到一块,平静地说:“我走不动了。以后每一年你们都要去歌乐山献花。再以后,你们的孩子也要去,都要去!”

  已经是党史专家的周勇体会到父亲的深意:红色的基因,党的历史怎样传承?就在这一代接着一代,每年一次的祭扫中;在后代们的背诗声中;在爷爷给孙子,爸爸给儿子讲的老故事中。

  (新华社重庆4月1日电)

  清明将至,尤须防火

  清明将至,随着祭扫、进山游玩、郊游踏青等进入高峰期,防范森林草原火灾显得愈发重要。

  据国家森防办统计,近五年来,在已查明火因的森林草原火灾中,由人为原因引发的占到97%以上。其中,祭祀用火、农事用火、野外吸烟、炼山造林位列前4位。就在近期,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一处荒山起火,扑火过程中造成2人死亡。经调查,起火原因为附近群众上坟。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森林草原春季防火期,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防”形势仍很严峻。

  在气候条件上,今年2月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9摄氏度,与2009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在物候条件上,近十多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有较大幅度增长,重点林区可燃物载量远超临界值,中幼林和高油脂树种比重较大,增加了森林火灾的防控风险。

  据了解,应急管理部已会同林草、气象等部门每日组织会商,每日发布火险预警信息,及时指导各地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强督导检查。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责任,扎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可以探索“纸钱换鲜花”等方式,引导群众改变祭祀方式。

  广大群众要增强防火意识,坚决杜绝野外违法用火。一旦发现森林草原火情,不要盲目进行扑救,要保护好自身安全,及时拨打森林防火报警电话“12119”。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部分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管护堪忧

  清明前夕,“新华视点”记者在一些革命老区县调查发现,国家级、省级烈士纪念设施普遍管护得较好,但不少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日常管理不到位。

  碑墓老旧破损周围杂草丛生

  青山处处埋忠骨。从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首次入闽,至1934年长征,在福建牺牲的红军战士多达数万人。官方与民间建设的烈士纪念设施数千座,分散在多地。如今,不少红军墓、纪念碑已是杂草丛生、老旧破损。

  据了解,福建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比较多,仅龙岩市就有零散烈士墓1万多座,较为分散,管理难度大。

  根据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纪念设施要保持庄严、肃穆、清净的环境和氛围。但记者发现,不少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连最基本的日常保洁也难有保证。

  记者在当地一个长眠着300多位烈士的公墓里看到,杂草最高已没过大腿,墓碑之间散落着许多易拉罐、香烛、燃放后的鞭炮等垃圾。

  随着城市发展,一些原本位于郊区的革命烈士墓渐渐被民房包围。记者看到,一座烈士墓前种了一排芥菜。

  基层管护缺资金、缺管理

  2018年底,福建烈士纪念设施统一划归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管理,管理经费有所增加,一些曾被破坏、污损的设施已得到了新一轮维修。不过,相对于点多面广的基层纪念设施,这些经费只是杯水车薪,且缺乏长期机制保障。

  “如果烈士纪念设施没有被列为县级以上文保单位,只能申请‘抢救型’资金,日常管护资金几乎没有,眼睁睁看着日益破败。”多名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担忧地说。

  如果新建或扩建集中安葬区就需要找场所、找资金,于是,一些地方试图将散葬烈士墓迁至烈士陵园集中安葬和管理,但遭到烈士后人或村民反对。并且,现有的烈士陵园也不足以接纳更多散葬烈士。

  英烈忠魂不容遗忘

  管护烈士纪念设施对于留存红色记忆,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意义重大。记者走访发现,有的干部不了解当地牺牲红军的事迹,有的村民不知道村里就有烈士墓。

  对于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的管护难题,基层干部群众建议:政府进行普遍筛查,针对破坏严重的设施紧急修缮,同时制定长远维护计划,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党史专家建议,落实责任主体,明确日常管护单位或人员的法律义务。同时协调管护人力资源,如聘请村干部或村保洁员为日常管理员。也可依托附近中小学负责管理,既维护设施,又能发挥红色教育作用。

  此外,专家建议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地方发展规划。记者调查发现,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的历史背景挖掘较少,应加强整理和研究,不断丰富深化地方革命史。(据新华社北京4月1日)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