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2版:石首卫健血防

深化医改强服务保健康
——石首市卫生计生血防工作“十三五”主要成就综述

    在主题党日活动上,石首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沈阳带领机关党员干部职工重温入党誓词。

  □通讯员李利春张杰刘咪

  核心提示:

  “十三五”时期,石首市卫生计生血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中心,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深化,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明显扩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有序建立,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有所提升,血防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卫生计生血防事业实现了“加速度”发展。

  深化医改取得新突破

  全面启动医共体建设。成立石首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以市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在医共体建设中的职责。市人民医院成立医共体理事会,出台了《石首市医疗共同体建设方案》。市医保局出台了医保基金总额预付和结余留用政策,推进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在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全面建立,辖区内所有社会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实行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同步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乡村医生待遇逐步提高。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稳步下降;健康服务业和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已批准设置3家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其中旭诚血液透析中心45张床位、长恒康复医院100张床位,福鑫老年病专科医院100张床位,超规划编制床位数22.5%,另有爱尔眼科医院正在审批之中。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补助标准从2015年40元提高到2020年74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全市常住人口。截至2020年6月,全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28544份,建档率80.63%;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18‰,死亡率3.79%,自然增长率6.3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3.1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2.31%,婴儿死亡率为3.34‰,孕产妇死亡率为0;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308.89/10万人,比2015年下降了7%,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未发生重大传染病流行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疗卫生资源持续扩充

  2020年,全市医疗机构编制床位2365张,实际开放床位2391张,每千人均床位数3.64张;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核定编制数1519人,目前实际在岗2769人,其中市直医疗卫生单位有1667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1102人,共有执业医师688人、执业助理医师149人、注册护士943人、医技人员147人,高级职称22人、副高职称226人、中级职称1011人、初级职称1152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0人、本科学历1078人、大专学历994人、中专学历576人。2019年,全市医疗机构总门诊量115.86万人次,出院人数8.4万人次;市级医院病床使用率105%,平均住院5.66天;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71.39%,平均住院24.12天。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建设全面加强

  “十三五”期间,大力加强市、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2018年8月18日,市中医医院整体搬迁至建设路68号,占地面积17699.93平方米,建筑面积21779.7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18108.1平方米,开放床位350张以上,设置20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以及百级层流手术室、ICU病房、血液透析中心及消毒供应中心等,有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荆州市级中医重点专科6个。市人民医院二期建设项目(内科大楼建设)和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已完成了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批复、招标代理等工作,市妇幼保健院完成了整体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启动了EPC项目招标代理机构遴选工作。高基庙镇卫生院、高陵镇卫生院、天鹅洲经济开发区卫生院完成门诊住院综合楼改造;市第二人民医院、大垸镇卫生院、东升镇卫生院等整体搬迁完成了立项、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全市在岗乡村医生共33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人,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数2人,取得乡村医生资格290人。

  中医药事业迈出新步伐

  石首为湖北省第六批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试点县市,基本建成多层次、广覆盖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市共建成14个国医馆、8个中医特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市167个村(居)卫生室均可提供中医药服务。市中医医院向社会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冬病夏治”“冬季进补”穴位贴敷等中医药“治未病”特色服

  务,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平稳实施计划生育新政策

  “单独两孩”政策全面落实。有序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改革,扎实推进一孩生育登记制度等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保持在正常范围。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已覆盖全部常住人口,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住院分娩补助制度等奖励扶助政策落实率达到100%;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人才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

  卫生人才总量持续增长,卫生人才素质不断提高。2020年注册执业(助理)医师达到1104人、注册护士达到1490人,分别比2015年增加435人、207人。拥有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专科、专业)9个、名中医工作室3个。“十三五”期间,通过多种形式招录349名优秀卫生人才充实到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另培养人才379人,其中农村定向培养118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119人、公卫专业培养77人、继续村医教育65人。

  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

  基本建成覆盖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信息专网;完成了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信息系统建设。全员人口信息系统数据与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两网整合;依托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平台,开发计划免疫接种管理子系统、慢性病管理子系统、药品集中采购与管理子系统,推动相关业务协同应用。

  稳步推进血防工作

  扎实开展钉螺普查。全市完成查螺面积10698.89万平方米,占规划的137.17%,查出有螺面积6478.4万平方米,其中垸内面积1607.72万平方米,查出易感面积700.17万平方米,未发现阳性钉螺;完成药物灭螺面积1274.17万平方米,占规划的127.42%;全面开展人群查治病。完成人群查病10万人,占规划的100%,治疗及扩大化疗2.01万人次,占规划的100.5%,完成晚血病救治264人,占规划的95%;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刷写、刷新了固定标语1362条,修复、增补标准警示牌480块,更新、统一制作了村血防宣传专栏189个,发放了血防知识宣传单9.23万份。全市52所疫区中小学校开展了“上一堂血防知识课”和“中小学生血防知识手抄报大赛”活动,提高了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强化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扎实开展常规监测、国家级监测点监测和传播风险监测,提高了血吸虫病疫情发展趋势的把控能力。

  持续推进依法行政

  落实“放管服”要求,规范行政许可审批工作,连续多年实现卫生行政审批件办结率、及时率100%,卫生执法监督覆盖面达到100%,卫生监督执法案例办结率100%;开展医疗卫生、放射卫生、职业卫生、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卫生、餐饮具消毒等“双随机”检查,切实履行医疗服务综合监督管理,取得较好成效。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截止2020年底,全市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13个,常住居民总数564600人中签约100679人,签约率17.83%,重点人群签约数为84758人,签约率为54.16%;全市贫困人口总数43342人,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数35663人,签约率82.28%,健康体检人数12690人,体检率29.28%。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现代化建设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情况,制定了《石首市公共卫生领域补短板强功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从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市直医疗机构救治能力、健全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提升基层防控体系能力、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和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等6个方面着手,共规划32个建设项目,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弱项,切实提高了全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构筑起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固屏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