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7版:时事关注

为江河堤防线镶上“绿丝带”

  (上接1版)

  三级河长1609名保洁员日夜护卫

  除了建立县乡村三级河湖库长制外,公安县还落实巡查保洁员1609名常年担任“护卫”;建立了信息共享、日常巡河等6项工作制度,规定各级领导依次“县级两月一次、乡镇每月一次、村级每周一次”开展巡河查湖督导督办,从而构建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有力的河湖管理格局。

  在整治恢复江河生态中,公安县清查港口岸线和非港口岸线36处;建成干线堤防管理三维电子沙盘,安装了58套视频监视系统;并组建了321人参与的长江及荆南河流岸的专线管理员队伍。在重点水域及采砂点设置视频监控,并建立了公安、水利、河道、交通、环保等部门联动联合执法机制,严惩环境违法行为。3年查处非法采砂案件25起,拆除“三无”采砂船、采砂机具88台套。

  与此同时,公安县向高污染、高能耗行业说“不”,两年否决不符合产业规划和环保要求的项目10个。为淘汰落后产能,查封江河沿岸小散乱污企业27家,关闭粘土砖瓦厂31家,淘汰或改造高污染燃煤锅炉90台,永久封堵工业企业排污口6处,完成园区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改造。8家沿江化工企业完成“关改搬转”,取缔4800亩围网养殖和珍珠养殖设施,关停22个沿江非法砂石码头,拆除沿堤垃圾池216个。

  拔掉“锈钉子”镶上“绿丝带”

  目前,公安县所有渔民转产上岸,完成了江河沿岸617艘渔船评估拆解,“锈钉子”拔掉了,开始镶“绿丝带”。眼下,投资28亿元的荆江分洪区长江岸线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为加快江河沿岸森林生态修复,让“绿满公安、四季常青”成为靓丽底色,公安县打破由政府包办的造林模式,运用市场思维破解造林绿化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引进万华板业、申津渡集团等市场主体,参与重点区域、重点河段路段的绿化美化工作,目前市场主体完成造林绿化2万亩;各主管部门各机关单位干部和各地集镇居民乡村村民,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如今长江生态廊道已达36000多亩。另外,投入1000万元完成了长江埠河段三八洲3公里岸线的整治复绿,并下大力气拆除了县城滨江片区850户房屋后,正在加紧开展江岸绿化和步道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全县还有340多名干部、工人、农民、教师和退役军人等自发地组建了全国首个“守护长江自愿者协会”,会员们专门协助全县各地解决保护长江与其支流的生态环境的疑难问题。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