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特别报道

让生命在爱的奉献中延续
荆州市红十字会关于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遗体器官捐献科普知识宣传

  无偿献血捐献流程

  根据我国献血法,提倡健康公民无偿献血,献血法规定年龄在18-55周岁的健康人群可以进行献血。献血法规定献血量是200-400毫升,对人体没有损伤。当人体献血400毫升时,脾脏会有部分储存体液或者血液释放到血浆中,而且机体会很快“动员”骨髓进行血细胞生产增加,迅速补充损失的红细胞、血小板或白细胞。献血对身体没有影响,经常献血能促进新陈代谢,对人体也有一定好处。

  1、进行献血登记: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有效证件包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者是警官证、军官证等进行献血登记,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填写《献血者健康情况征询表》,献血者要仔细阅读无偿献血注意事项以及知情同意书,填写自己的真实姓名、出生年月日、联系方式、工作单位等。

  2、健康征询:由医生进行健康情况征询,测量体重、脉搏、血压、体温。成年男性体重大于50千克、成年女性体重大于45千克,才能够献血。

  3、血液检测: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包括ABO血型RH血型、HBsAg(乙肝表面抗原)、ALT(谷丙转氨酶)、血红蛋白。

  4、等候结果:休息等候检测结果。

  献血前后应该注意什么?

  献血前:不能吃油腻食物,如(肥肉、蛋糕、花生等),油腻食物会升高血浆的脂肪浓度,病人使用会有不良反应,更不能空腹献血。献血前24小时不可喝酒、熬夜。肝细胞受刺激破损就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转氨酶含量是判断血液安全的重要指标。

  献血后:建议吃些流质食品、适当饮水有助于快速恢复血容量。24小时不

  能饮酒,2-3天不要做剧烈运动,体内氧气供应不上有可能发生危险。献血后体内造血系统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制造新细胞。要注意保持针眼周围洁净、干燥,不要用手揉搓。

  为什么少数人会发生献血反应?

  失血量超过体内血液总量20%,才会出现血压下降,心跳加快,感到头晕。献血200-400毫升,还不到体内血液总量的10%,不会对血压有影响和出现症状的。但在无偿献血实践中,个别献血者偶尔会出现献血反应(出冷汗、穿刺部位青紫、血肿、疼痛等,极个别可能出现较严重献血反应,如晕厥)。

  如何预防及处理献血反应?

  一、献血者要从精神上消除对献血的恐惧和担忧。

  二、献血前勿过度疲劳、勿空腹,以良好的身体状态献血。

  三、血站要给献血者创造安全、卫生、便利的献血条件和优质的献血服务。

  对发生的献血反应,献血者首先不要紧张,要放松心情,稍事休息;采血人员要密切观察,及时进行处置。

  献血益处:

  一、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5、检测合格:检测合格者,进入血液采集环节。捐献全血全程需20分钟左右,捐献血小板全过程需要100分钟左右。

  6、献血后休息:按压针眼5-10分钟,防止皮下淤血。领取无偿献血证和纪念品。

  二、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三、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四、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五、可延年益寿;六、献血能净化人的心灵。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中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近半世纪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一直向世界各国呼吁“医疗用血采用无偿献血”的原则。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