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立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回望过去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的重要论述,是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遵循,是推进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重要指针。党史学习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在入眼、入心、入脑、入行上下功夫,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见成效,学出思想的味道、精神的力量、理论的感情,赓续“红色家谱”,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回顾昨天,赓续“红色家谱”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华夏大地书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抗争史、奋斗史,其历史脉络深沉厚重,深入挖掘党史中的关键人物、关键事件,才能不断汲取蕴藏在党史中的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瑰宝,真正取得“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新成效,为奋进新征程、创造新辉煌凝聚磅礴力量。 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赓续“红色家谱”,就要深入挖掘党史资源,高质量研究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智慧;就要积极建设红色“基因库”,包括党史馆、纪念馆、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生动展示党带领人民群众经历的苦难、创造的辉煌;就要加强红色艺术作品创作,通过党史题材艺术加工挖掘红色精神的丰富内涵,讴歌颂扬党史人物的动人事迹和崇高风范,以艺术形式演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 启迪今天,讲好“红色故事”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党史学习对象是“昨天”,但落脚点是“今天”,为今天的发展提供历史智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所说:“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启迪今天,要讲好“红色故事”,通过形象化表述阐释深刻的道理,帮助党员干部深刻把握党史的精神内核。要明确讲好“红色故事”的重点、议题设置的焦点,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想讲的,充分利用丰富史实讲好背后的道理。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中砥砺初心使命,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 启迪今天,就是要服务社会,服务现实,发挥党史学习的资政功能,成为推动各级党组织决策的思想库、文献库。要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探索及其重要成果武装全党,提升党员干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善于在学习党史中汲取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经验教训,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要用党的创新理论砥砺政治品格,增强斗争意识,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把握大局大势的能力、分析破解难题的能力,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实心干事、科学作为的强大动力,努力在伟大事业中长才干、立新功。 昭示明天,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记录了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的来时之路,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彰显了共产主义信仰的精神伟力,是确保红色江山永不褪色的“精神血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创造新辉煌的力量源泉。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昭示明天,就要关注最富朝气、最富梦想的青年人,守住红色江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接续奋斗。传承“红色基因”,重在加强青少年党史的学习和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昭示明天,还应注重情感培育,在深学细悟笃行上下功夫,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帮助人们深刻体会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在全社会普及和宣传好党史知识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路径,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筹划安排,开展党史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提升党史宣传广度、深度和力度,推动党史凝聚人心、激发动力,让党的辉煌历史化作人们心中恒久的“红色记忆”,在“红色记忆”中校准奋斗“坐标系”,拼搏进取、接力奔跑。 (原载4月7日湖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