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讯(通讯员殷媛)近期,荆州低温阴雨天气“不退场”,有利于小麦病虫害发生为害。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专家提醒农民朋友,要及时防治、减少损失。 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专家近期在公安县章田寺乡永久村一块小麦田里看到,田间蚜虫与赤霉病进入穗中为害,小麦长势堪忧,极有可能会发生减产或品质变劣现象。 农气专家介绍,若上年9月至11月降水明显偏多,其中1个月超过100毫米的话,次年3月平均气温又偏高,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会偏重。2020年10月,荆州市降水量达152.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9成,赤霉病子囊孢子在一些寄主(作物、杂草)上大量繁衍,今年3月平均气温又达12.5℃,较常年同期偏高1.2℃,降水量(日)也偏多,致使赤霉病偏重发生。对此,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发出“今年赤霉病属偏重发生”的气象条件预报,荆州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也下发要求加强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迅速采取防治措施。 对于小麦蚜虫的发生为害,农气专家分析,主要由于麦蚜对气温适应性强,平均气温在4℃至22℃之间,即使相对湿度高于60%,其虫口依然会呈上升趋势。像荆州市今年1、2月份平均气温达6.0℃、10.5℃,较常年同期分别偏高1.6℃、3.4℃,所以在3月气温持续偏高、小麦又提前抽穗时,它们便争先恐后地钻入穗中作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