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6版:综合新闻

挥毫书竹简妙笔生墨香
荆报小记者探秘千年遗墨楚简之美

    ②

  本报讯(记者沈微见习生陈曦璨)4月17日上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楚简制作技艺传承人、里耶秦简博物馆“秦代简牍文化研究与文物保护”特聘专家黄有志受邀来到荆州日报社,带领荆报小记者们“穿越时空”,领略战国中期至魏晋近千年的简帛之美。

  楚简,是一种战国时期的竹简,其文字具有商周金文大篆向秦汉隶书转折期的风格。根据出土情况,较有代表性的楚简包括信阳楚简、郭店楚简、包山楚简等。为让小记者们更好感受千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楚简制作技艺,黄有志老师耐心讲解,让小记者们切实感受千年文字墨香。

  “这是千年前古人用来进行书写的载体—竹简。”黄有志拿出竹简道具给大家展示,并绘声绘色地介绍。小记者们扭着小脑袋认真聆听,并不时做笔记。在书写有生命的汉字环节,黄有志首先就书写工具与载体的多样性、书法章法布局的要领等内容与小记者们展开互动交流。孩子们饶有兴致地拿起笔,轻蘸墨汁,跟着老师的讲解一笔一划认真书写起来。不一会儿,一片片写好“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6字的竹简呈现在眼前。黄有志勉励小记者们做事要有持之以恒的心,不可轻易言放弃。孩子们听着黄老师的讲解,都懂事地点点头。

  2个小时过去了,感受楚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活动落下帷幕。小记者们认真收好笔记并表示,回家后要给父母汇报今天学到的内容,还要把今天书写的成果展示给他们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