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陆剑 我心中一直蕴藏着一支歌,它像碧波荡漾的洪湖水,时时叩击着我的心弦。每当我高兴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或低声吟唱,或纵情高唱。无论声音高低,那情绪总是异常热烈的。 “唱支渔歌给您听,我把祖国比母亲……”,1970年,在我9岁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姐姐就教我学会了这首歌。无论岁月的变迁,无论年龄的增长,对这首歌的爱有增无减,而且愈加激烈,因为有三段不寻常的经历: 1977年冬,高中毕业的我,加入到开挖洪湖分蓄洪区工程建设的行列,成为一名农村水利建设的小兵。每当晨曦初露时,随着开河筑堤大军进入工地,拿起铁锹、扛起扁担、挑起箢箕,在土仓里五人一组,你一担串给我,我一担串给他,连接式地往堤上挑。尽管当时个子不大,但仍然挑得很有乐趣,学生娃变成了农民工,一天下来能挣八分工,成了家里的一名劳动力,心里挺高兴的。在水利工地,我们以生产队为单位,吃的是大锅饭,睡的是十人一床的大挤铺。不久,水利工地出现了带有病毒的老鼠,不少人患上了“出血热”病,我也被感染,被转到洪湖市人民医院救治。在我生命垂危的时候,省委、省政府派来了医疗队,驱走了“死神”,把我从阎王殿拉了回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当我迎着灿烂的朝霞走出医院的时候,我的心高兴的几乎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似的。回家的路上,觉得四周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天上的云霞,是那样的绚丽多彩;路旁的野花,是那样的鲜艳迷人;小鸟的叫声更加清脆动听,渠道的流水也变得清澈如镜;就连那一棵棵小草,一滴滴露珠,仿佛也都脉脉含情…… 那时,一股激情油然而生,像洪湖水,浪打浪,我心中的歌飞出来了:湖水清清甜又甜,省里‘华佗’真高明;驱逐阎王救回命,筑堤挖渠为人民;唱支渔歌给您听,我把祖国比母亲…… 1998年夏,洪湖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大洪水,出现了8次洪峰,且一峰连一峰,一峰险一峰,135公里的长江干堤险象环生,10余万名抗洪军民与洪水展开了生死搏斗。7月13日,我陪同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到防汛前线——长江干堤螺山段釆访。瓢泼大雨不停地下着,狂风压倒树枝,雨借风威,风助雨淫,防汛大军与狂风暴雨与长江洪水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返指挥部的江堤上,乘坐的吉普车在矮小单薄的堤防上抛锚,我头顶狂风暴雨推车,堤岸泥泞湿滑,不慎滚到了江里,口里全呛的是浑浊的江水,借助江水的涡流爬到了坡岸,我又一次逃脱了“死神”。当我走上江堤时,新华社记者扶着我问道:“怕吗?”我笑着说:“不怕,因为我是水利人,是党员,即使死了也值得,因为是为防汛抗洪而死。”吉普车顺江而下,滔滔的江水冲击着长江干堤,堤内外水差10余米,大堤受高水位浸泡60余天,随时都有溃口的危险,抗洪军民日夜坚守在江堤阵地上,加固子堤,抢筑围堰,誓与洪水比高低。“人在堤在,水涨堤高”成了抗洪军民的口头禅。7月20日晚8时许,洪湖长江干堤燕窝段刮起了8级狂风,江水借风掀起巨浪,浪头冲过江堤,燕窝段新月干堤被冲开小口,在这千钧一发之时,400名“铁军”战士跳入江中组成挡水人墙,他们手挽着手,任凭风浪冲刷……93天的长江洪魔终于在洪湖10余万名抗洪军民面前低头,夹着尾巴俯首东去,洪湖取得了“未破一堤、未损一闸一站”的长江抗洪决定性的全面胜利。 多么伟大的壮举,多么骄傲的战绩,10余万名抗洪军民写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的洪湖答卷!我的歌飞出了歌喉:洪湖水啊长又长,人心向着共产党;战胜长江大洪水,五星红旗迎风扬…… 1999年冬,我参加了国家投入巨资建设长江干堤的战斗。从那时开始转变施工方式,由肩挑背扛的人海战术改为机械化施工,近1万台机械在135公里的洪湖长江干堤拉开了堤防大建设的序幕。十年间,洪湖长江干堤普遍加高2—3米,加宽1—2米,完成的土方堆叠成豋月的天梯,堤面硬化、堤外护坡、堤内加固,险段科技治理,抗洪能力提高到百年一遇,堤防成了坚固的挡水屏障,沿岸人民群众由此安居乐业。 洪湖江段,不,长江沿岸人民群众摆脱了洪水的威胁,减轻了防洪的痛苦,释放出新的生产力。我唱出了心底的歌:长江堤防变了样,抗洪能力大增强;沿岸人民乐安居,小康生活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