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党员、中山路部护理部主任郑爱喜: 创新出优质管理出高效 职称:主任护师护龄:30年感悟:创新管理,高效服务 从护士岗位做起,一步步走上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等管理岗位,从护士、护师、主管护师成长为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30年来,郑爱喜感谢最多的,是医院提供的发展平台、同事们的支持帮助、患者的理解配合。 一家医院,这么多科室、这么多护理人员,如何管理好这个团队,汇聚成干事谋事的合力?工作30年,郑爱喜有着17年的护理管理经验,并总结出一条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打铁还须自身硬。郑爱喜不仅自己努力提升专业技能,还帮助大家共同进步。平时的管理中,她注重人性化,护士工作中出现情绪,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并想办法帮助解决问题。 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技能教学培训,是护理管理的两大主要工作。郑爱喜创新提出“实景图片”法,通过图片实拍,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亮点在质量反馈会上讨论,让好的做法得到推广,对问题进行质量分析并整改,有效提升了管理效能。 2015年,二医护理部共有2个品管圈服务项目在全市获得二、三等奖。同时,郑爱喜积极申报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提高全院护理团队的服务水平。 在荆州二医中山路部老年病医院,郑爱喜总结为老服务经验,创新提出并设立了“居家上门服务护理小组”,由护理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家老年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2019年,该模式在全国老年医院联盟大会上受表彰。 |
|
 |
中共党员、教学办王雪怡: 愿做患者的知心朋友 职称:副主任护师护龄:30年感悟:以我所长,服务患者 弹指一挥间,从事护理工作30年,王雪怡付出的是艰辛,收获的却是感动。 1991年,刚走出校门的王雪怡还是个17岁的花季少女。怀揣着白衣天使的崇高梦想,她来到荆州二医,成为一名外科护士。 看到病人痛苦的样子,她愿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病人减轻疼痛。可是,当好一名护士,仅有爱心、同情心是不够的,更需要有专业护理技能。为此,针对临床实际和患者需求,王雪怡不断进修学习,先后获得湖北省造口及慢性伤口等专业护师证,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护理服务。 在外科护理岗位一干就是30年,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让许多患者将王雪怡视为“知心朋友”,一些老年患者与她成为“忘年交”。 2017年,79岁的胡姨爹因便血数月,一直以为是痔疮,到二医一检查,没想到是直肠癌。手术后,医生为老人进行了人工造口。可老人出院后,由于子女都不在身边,加之老人不会护理,造成肠梗阻、造口皮肤溃烂。王雪怡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为胡姨爹提供造口护理服务。如今,4年过去了,胡姨爹的身体越来越好,享受着健康幸福的生活。 今年,王雪怡调到教学办,主要负责医学生及基层医生的培训教学工作。 “在临床中积累了30年的外科护理技能,我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为更多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王雪怡说。 |
|
 |
中共党员、急诊科护士长朱琼瑶: 急人所急救人危难 职称:副主任护师护龄:30年感悟:病人生命,高于一切 急诊科收治的大多是危重症患者,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抢救治疗必须争分夺秒。 从事护理工作30年,荆州二医急诊科护士长朱琼瑶至今已在急诊科护理岗位上坚守了24年。每次成功抢救病人,都是她最开心的事。 全年无休,每天24小时随时待命,急诊科医护人员肩负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责任重、风险高、压力大是常态。可朱琼瑶却说,越是有挑战的工作,越是有成就感。 2020年8月的一天下午,一名40多岁的男患者被救护车紧急送到荆州二医急诊科。该男子为急性心梗发作,来院时已呈休克状态,随时有生命危险。 “他可是上有老、下有小,他要是走了,我们可怎么活啊?”面对病人家属的哭泣,朱琼瑶一边安慰,一边赶紧实施抢救。 医院胸痛中心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经过支架介入治疗,恢复了患者的心脏血供。一周后,患者痊愈出院,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这样的惊险抢救,朱琼瑶已经历过许多次。急诊科医护团队快捷、高效、默契的配合,优化的急救流程,迅速启动的急救绿色通道,尽量在最短时间内挽救患者生命,为患者做最好的服务,一直是朱琼瑶追求的目标。 |
|
 |
门诊部叶凤丽: 患者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职称:主管护师护龄:30年感悟:敬畏生命,呵护健康 一名产妇,往往关系到母婴两人的平安,更支撑着一家人的幸福。从事护理工作30年,叶凤丽有26年是在妇产科度过的。 经常是在夜晚,产科突然来了一名即将临盆的产妇。每次值夜班,叶凤丽都会时刻陪在产妇身边,不断观察产程,整夜不敢合眼,直到婴儿呱呱落地、母婴均报平安。碰到产女大出血或新生儿窒息等危险情况,也是叶凤丽感到最紧张、最忙碌的时刻。好在经过妇产科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看到一个新生命降临,叶凤丽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2017年至今,叶凤丽调到门诊部从事导诊工作,为患者提供咨询、分诊、导引等服务,解决患者的难题和需求。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叶凤丽再上一线,分别值守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前哨岗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病毒挡在患者的外面。 虽然岗位在变、职责在变,但叶凤丽服务患者的初心始终未变。 |
|
 |
中共党员、肝病一科护士长李家翠: 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初心 职称:副主任护师护龄:30年感悟:以心为灯,照亮他人 在荆州二医肝病一科病房里,每天都会看到一位头戴燕尾帽、身着护士服的护士步履匆匆,整日忙碌在病床前、穿梭在病区里,她就是肝病一科护士长——李家翠。 自参加工作以来,李家翠已经在护理岗位上深耕细作30年。这30年来,李家翠协助科室里的医生,用精湛的护理技术常年奋战在救治肝病病人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不辞劳苦、为生命守护,让病人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不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我还记得一位出院的肝病患者送锦旗的场面,那一面小小的锦旗既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感谢,也是对全体医护人员点滴付出的肯定。看着病人恢复健康后的笑脸,听着患者一声声道谢,我知道了自己肩上承担的一份责任,那就是坚守在这个平凡而神圣的岗位上用心去服务、用爱去服务!”李家翠说。 学无止境,奋进不息。作为一名护士,李家翠始终以细心和责任心对待工作,以爱心和同情心对待患者。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她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初心。 |
|
 |
肝病二科魏端: 用耐心和爱心去服务每一名患者 职称:主管护师护龄:30年感悟:付出是满足,给予是快乐 魏端是肝病二科的一名护士,有着30年感染科工作经历的她知道,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仅有热情的服务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护理技能和业务素质,因为护理专业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护理工作不仅需要护理人员拥有耐心、爱心、同情心,更需要在自己的专业技术领域不断学习、升华,从而不断提高自己,才能为更多需要帮助的病患提供帮助。 “还记得2009年医院引进第一台人工肝机器,当时我就参与手术,现场整个人都很紧张,全程手术下来,衣服都湿透了,但满足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能用新技术帮助那些重症肝病患者,这让我有了满满的成就感,作为一名肝病科的护士,我非常自豪。”魏端说。 回首过往,一路走来,作为一名护士,魏瑞热爱自己的护理事业,无悔当初的选择。30年风雨,30个春秋,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工作带给她一种简单的幸福,而她用质朴书写着生命的感动,为患者托起新的希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与热,以实际行动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
|
 |
新生儿科护士长胡应苏: 用真情和热爱守护生命之花 职称:主管护师护龄:30年感悟:重任在肩,责任在心 漫漫人生长河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岗位是一个人热情和青春的坐标。胡应苏是荆州二医新生儿科的一名护士长,在工作岗位上已经默默耕耘了30个年头。这30年里,她从一个对生活充满憧憬的学生,一步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护士长。从患者病愈后的笑容里,她读懂了奉献的乐趣,体会到了人生价值和内涵。 “新生儿科实行的是24小时无陪护制度,住在这里的都是出生28天以内的新生儿,多数是因为早产、窒息、肺炎等危重症和先天性疾病,尤其是危重症婴儿,生命体征很不稳定,这给新生儿科的护士、医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每天穿梭在忙碌而又紧张的病区里,每当婴儿的哭闹声,伴随着监护仪、温箱滴滴答答的报警声传入耳边,职业的责任感让我非常想去抱抱他们,哄哄他们。看到他们安静了或笑了,我紧绷着的神经才能放松。”新生儿科护士长胡应苏说。 照顾新生儿的工作很辛苦,胡应苏忙碌时连喝口水、上个卫生间的时间都没有。每当患儿痊愈,将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宝宝亲自交给宝爸、宝妈时,听到那句“你们护理的真是专业,把我们家孩子照顾得真好,谢谢!”胡应苏心中都会产生满满的成就感,她认为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就是她热爱护理工作的意义。 |
|
 |
麻醉科王义梅: 甘当守护生命安全的“隐形超人” 职称:主管护师护龄:30年感悟:细微显真情,平凡塑仁心 在护士队伍中,有这样一群“战士”:他们常年“战斗”在不为人知的幕后,身着绿衣,佩戴口罩,只有在接送病人的短暂瞬间能与他们相遇,几乎没有患者或家属能看清他们的真实面容。他们,就是手术麻醉科护士,王义梅就是其中的一位。 手术室工作特殊,经常因突发事故加班加点。压力大,是王义梅多年来的最大体会。“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如果遇见抢救,必须马上赶到,不管你人在哪。” 不论再苦再累,王义梅对于自己从事的护理工作,有着非同一般的偏爱与执着。“只要看到患者转危为安的那一刻,再苦再累都觉得是有价值的。” “我从事麻醉护理工作30年,每次面对患者,我和同事们都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不仅想着保障病人安全,也想着如何减轻病人独自面对手术的孤独和恐惧。”王义梅说,就是这种善良和爱心,让她在付出实际行动的同时,也收获来自病人的信任与依赖,而正是这种被信任和需要,成就了她工作中最大的价值。 有人说,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因为她们用爱心和微笑去抚平病人的痛苦。王义梅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天使,因为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她该做的本职工作,病人的满意就是她的追求,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
|
 |
手术室侯芳: 用真诚的心去善待每一位患者 职称:主管护师护龄:30年感悟:你的健康,我的追求 由于母亲是护士,侯芳从小在医院长大,受到母亲的熏陶,认为治病救人是一件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她义无反顾地踏入护士这个行业。这一做,就是30年。 那些奋战在手术室里的日日夜夜,有很多病人让侯芳印象颇深。就在前两天,多个科室协同完成了一台危重手术,病人通过手术转危为安,让大家感觉到特别幸福和快乐。谈到如何做好护士的工作时,侯芳说:“一定要有慎独精神。护士的道德水准直接支配和影响着护理行为,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再认真一点,更细致一些,就可能挽救一个生命,而慎独精神就正是需要护士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时,仍能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对各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尽职尽责,不做任何有损患者利益的事。” 认真对待每一天,这是侯芳护士对于职业和生活的感悟,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态度和对工作的热爱,让她一直坚定前行。 |
|
 |
消毒供应中心黄祥翠: 选择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奉献 职称:主管护师护龄:30年感悟:忠于岗位,发挥光热 “小时候觉得护士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因为向往而选择成为一名护士。”黄祥翠在提到当初选择护士这份职业的原因时,声音里透露着坚定。弹指一挥间,已经走过了30年。 器械是冰冷的,生命却是鲜活的。黄祥翠护士所在的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 供应工作,为临床提供服务。“我们和临床的沟通非常重要,为他们提供物品,要保证临床的供应。”虽然在消毒供应中心无法拥有完成手术后的成就感,也无法看到病人治愈后的笑脸,但一切幕后的工作都是为了病人的生命健康,也是间接地为病人服务。 日日月月,月月年年,坚守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岗位 上。也正是这份坚守,让她见证了荆州二医翻天覆地的发展。“我们所有的医护都是很年轻就来了,把青春奉献给了二医,可以说是和二医共同成长了。”而对于自己多年工作的感悟,她说:“忠于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当每一位医护都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时,聚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
|
 |
崇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护师吴昌梅: 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责任 职称:主管护师护龄:30年感悟:人病当己病,他心比我心 配药、登记、核对、打针……这些就是吴昌梅护士近期的常规工作。为市民接种新冠疫苗,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谨慎。吴昌梅说:“只要有疫苗,有市民需要,我们随时都在。”就连五一假期也没有停歇,她和同事们仍旧忙碌在工作岗位上。 以前在急诊科,能够抢救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是让她特别有成就感的事。说到这里,吴昌梅回忆起10多年前的一天夜晚,一辆大货车将一名中年男子严重撞伤。随救护车出诊后,只见该男子左胳膊完全被撞断。顾不上害怕,吴昌梅立即上前捡起断臂,小心包好,然后和急诊医生、救护车司机一起将伤者抬上车。由于救治及时,该男子的断臂被成功植活。吴昌梅说:“一个急救病人的背后,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救活一个病人,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 后来,吴昌梅转到卫生服务中心,不接触具体病人,主要负责收集和整理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老年人体检、传染病防治等工作。虽然岗位变了,但目前所承担的责任也是同等重要。 30年的护龄,她用“热爱”两个字来总结护士这份职业,也正是因为热爱,才能30年如一日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