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县融媒体中心评论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结合考察外地乡村振兴的经验,针对本县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持续抓好乡村振兴的前期工作,归纳起来至少要从如下四个方面着重发力。 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时代责任。党员干部要认清形势,认识乡村振兴的伟大意义,明确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正视乡村振兴的具体问题,为乡村振兴精准施策,增强乡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坚持目标导向,自觉落实职责,集中攻坚力量,严格振兴工作标准;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在突显农村振兴新风貌的规划下,确保顺利完成乡村振兴各项任务。 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激励人人参与。注重发挥村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有效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形成“人人乐于献计献策、人人乐于参与建设自己家园”的良好局面。完善体制运行机制,让村民明确“为谁建”“怎样建”“谁来建”的问题。要以村民为中心,围绕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最远视觉美化乡村环境,最高标准设计振兴蓝图,最大限度改善人居条件,最快速度推动振兴发展。 深挖农村文化符号,打磨特色亮点。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绿色是基调,文化是内涵。乡村振兴,一定要抓住“大力培植支柱产业、努力壮大支柱产业,让农民富裕起来”和“建设绿色家园、必须保护生态环境这一自然本色”两个前提,然后引导村民围绕乡村振兴集思广益、多角度谋划、全方位布局。比如精心打磨乡村文化墙、乡村森林公园、乡村水韵公园,乡村特有景点、名人故居景点、特色产业田块、河湖沟渠美景等,将其凸显出来,呈现其颜值;比如以“金榜题名”的方式把乡村英烈、时代骄子、文明示范户、文明个人典型、特色产业户、种田与养殖能手、乡村能工巧匠、乡村古今名人、乡村名人名言录、古今贤能故事、育人成才故事等等,将其展示出来,彰显其风采。广泛开展文体演出与竞赛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 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持续推进。要谋划远景振兴发展蓝图,制定行动实施方案,制定村规民约;要对照短板采取补救措施,对照恶习拿出“医治”方案;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确保乡村振兴能日新月异;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强化督办保障,奖优罚劣,激励先进,全力打好打赢美丽乡村振兴这场硬战。同时,要从严督导考核,严肃追责问责,防止问题反弹,做到早发现早整改,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持续稳健地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