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者肖潇陈雪玲万杨通讯员胡雪飞李乔丹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监利汪桥镇诞生了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这支队伍以敢打敢拼的亮剑精神、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六军的革命精神在汪桥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得到很好传承。如今,汪桥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红色精神,把汪桥建设成为了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近日,本报全媒体报道团记者来到这支铁军的诞生地——监利市汪桥镇,寻访曾经发生在这里的英雄事迹。 寻访 红色记忆永不磨灭 5月的早晨,阳光洒满汪桥镇中心学校,书声琅琅。操场一角,烈士铜像巍然屹立,铜像底座刻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成立会址”的金色字样。 时间回溯到91年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为加强鄂西红军的领导力量,先后派谴孙德清、许光达、王一鸣、王鹤、周容光、周小康、邝继勋等人之后,又派谴柳直荀以中央军委巡视员身份,传达中央指示和关于成立红六军以及与红四军会师的计划。在柳直荀写信督令下,活动在监利于城垸、陈沱口的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第一纵队和活动在石首、江陵的第二纵队相继奔赴监利汪家桥集结。 “1930年2月5日,正值春节,两支红色游击队在汪家桥胜利会师。”走在汪桥镇中心学校校园里,监利市汪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宏道将这段历史娓娓道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洪湖根据地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的指示,当日下午,部队在汪家桥街东的广场上集中,鄂西特委书记周逸群宣布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成立。孙德清任军长(孙因病离任后,由邝继勋接任),周逸群兼任政治委员,段德昌任副军长,许光达任参谋长,下辖3个纵队、1个教导大队,编制约6000余人。 红六军成立后,在汪家桥召开军事会议研究部队行动方案。1930年2月7日,红六军移师新观寺,召开有万余群众参加的“二七”纪念大会,誓师出征。仅5个多月时间,红六军转战大江南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先后攻占了潜江、沔阳、汉阳、华容、石首、南县、公安等7座县城及30余个重要市镇,为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 穿过历史硝烟,如今的红六军成立处遗址上,已建起一座小学,校园里处处回响着孩子们清脆的笑声。红色故事在这里代代相传,跨越时空的红色精神,成为汪桥镇发展的不竭动力。 赓续 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走出汪桥镇中心学校,校门外便是六军街。蜿蜒曲折的老街、饱经风霜的木房,诉说着革命的峥嵘岁月。走在老街里,仿佛能看见红六军战士穿梭忙碌的身影。 红六军成立后,军部、其他机关及下属机构均设在汪家桥老街(现为六军街)各民宅内。军中设立前敌委员会,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加强对党员和士兵的军政训练。红六军的领导层都是经过军校训练的将领,部队的主要成分是工农子弟,他们吃苦耐劳,组织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红六军建军,无疑是洪湖地区革命武装斗争史上一块新的里程碑,对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取到了决定性作用。 “红六军在汪桥镇播下了革命精神的火种,我们更要将‘火种’延续下去。”刘宏道说。 为缅怀红六军将士,2005年9月,汪桥镇人民政府举资修建了“中共工农红军第六军建军纪念碑”。 石碑耸立,蓝天碧透,红六军建军纪念碑前的广场上一片肃穆,碑前摆放着鲜花。纪念碑修建后,汪桥镇群众便自发前来祭奠先烈,学校师生们常常到红六军纪念碑、红六军军部旧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时光流逝,精神永存。2020年汛期,长江流域降水量偏大。汪桥镇辖区内有主干河流6条,堤防长度48.7公里,防汛形势严峻。全体机关干部、镇直部门负责人、村社“两委”成员齐上阵,各流域指挥部24小时值班值守,巡堤查险,守护家园,让汪桥镇安全度汛。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汪桥镇计划在纪念碑旁筹资修建红六军纪念场馆,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红色精神。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征地和规划等前期工作。 前行 砥砺奋进谱写新篇 91年前,汪桥大地一片沸腾:六千将士在这里集结,宣布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红六军出征后,剑锋所指,敌人望风而逃。 91年后,这片热土依旧火热:汪桥镇干部群众砥砺奋进,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促和谐,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突破。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1030吨,实行水、田、路综合治理,突出水利设施、小农水、土地平整等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工业经济实现新跨越。实现工业总产值83545万元,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家,规模以下企业20家。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城乡污水治理一体化建设工程、城区环卫保洁和小型市政维修工程、西干渠疏挖工程等一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供养实现应保尽保,全镇935户贫困户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意外伤害险和大病保险。 对革命先烈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为群众谋幸福。“十四五”期间,汪桥镇将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核心,以现代农业发展为重点,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大力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建设美丽新型现代化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