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5版:石首新闻

鄂南明珠党旗红
——石首市基层党建工作纪实

    石首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在“疫”战中筑牢战斗堡垒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建起一道道抗击新冠病毒的坚固防线。(通讯员石组摄)

  □通讯员李岩刘俊

  一抹抹新绿铺满锦绣石首大地,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一座座崭新的“红色阵地”拔地而起……

  近年来,石首市提高站位实施基层党建“整市推进”计划,围绕大局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动各领域党的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队伍焕发生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明显提升。

  抓好党建的关键是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压实各级责任。

  石首市委始终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和最大政绩,市委书记亲自抓,市委常委会、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基层党建工作,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委常委切实履行分管领域党建责任,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领办基层党建项目,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作出了表率。组织部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出台《石首市基层党建工作“整市推进”计划实施方案》,突出做好顶层设计、日常指导、督促落实、强化保障等工作,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规划了路径。各基层党组织切实履行抓党建主体责任,分层分类制定任务指导书、项目清单、工作台账。开展市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并向机关事业单位拓展,1071名党组织书记聚焦第一责任,查摆存在问题,亮出整改承诺,认真整改落实,推动重点难点问题开锁、破局。特别是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围绕基层党建工作“抓什么、谁来抓、怎么抓”,在思想上真重视、责任上真担当、措施上真务实,该市上下大抓基层党建的氛围浓厚。

  紧盯“关键处”精准施策抓基层党建

  基层党建点多面广线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分领域标准化推进“虚”功“实”做;分类别抓品牌建设推进“平”功“特”做,是石首落实落细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方法。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大力实施党旗耀乡村计划。三年来,顺利实施行政村区划调整,完成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强化村干部待遇保障,有效推动5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转化升级,有力夯实了村(社区)基层基础。特别是2020年5月新增财政预算近千万元,大幅增加了村干部收入。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东升镇范兴垸村农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依靠栽植经济苗木、改造外滩公开发包、流转土地、征地补偿等,该村集体积累突破100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万村”。该市154个行政村经营性年收入均过5万元,石首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吸引了省委组织部驻点调研、被《湖北日报》头版头条推介。

  解码石首村集体致富路径,党建领航是关键。石首根据各地实际,探索总结出了资源发展型、产业带动型、合作发展型、资产营运型等发展模式,做大做强村级“大蛋糕”,催生乡村“富集体”。

  在农村“红色阵地”建设上,石首既算经济账,更算政治账和民生账。投入1.2亿元新建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105个、改扩建51个,推动“红色阵地”全面达标升级,打造了村级地标性建筑,得到了党员群众的真心拥护。各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展馆,打造了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乡风文明和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四条党建示范带,合“盆景”为“风景”,“红色阵地”在该市遍地开花、连点成片。2019年荆州市“红色阵地”建设现场会在石首市召开,“红色阵地”成为石首基层党建工作走出荆州、走向全省的又一张名片。

  围绕推动机关党建标准化、精细化,出台《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市直单位党组织党员活动室规范化建设标准》,制定党内关爱帮扶办法11条,实现了组织、阵地、队伍、活动、服务、制度和保障进一步规范。针对机关党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够的问题,石首市开展争做“三个表率”、争创“市委放心、群众满意”机关活动,组织机关党员过“政治生日”、学习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一线学习观摩,创建“窗口党旗红”“红烛先锋”“微党建”等机关党建品牌,激励机关党员更加自觉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以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指导,实施分类管理,着力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在“两新”领域全覆盖。落实市党员“四大家”领导联系指导重点企业党建工作制度,明确市委“两新”工委专职人员,成立经济开发区企业党委,消除了“两新”党建空白点。向226个非公企业和67个社会组织党组织选派党建指导员,指导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制定“示范型党组织创特色、成长型党组织促提升、孵化型党组织打基础”的管理办法,开展“听党话、感党恩”教育,激发了“两新”组织活力。疫情防控期间,1500名“两新”组织党员主动捐资捐物、为民服务,贡献了战疫“红色力量”。

  把握“落脚点”围绕大局抓基层党建

  坚持把抓重大战略、重大部署、重大任务落实作为抓基层党建的“试金石”“磨刀石”,履行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促扫黑除恶、引领“战疫”“防汛”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重大任务落实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抓党建助力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石首市以共驻共建为主、就近报到为辅,第一时间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投身疫情防控战场。在抗疫实践中,实行让党旗飘起来等“五个起来”,开展战地临时党支部等“四个战地”行动,探索总结“八个到底”“41N5包保”“2.5工作法”等经典战法,897支马承武党员先锋队、11000多名党员干部成为夺取疫情防控胜利最“硬核”的力量。石首赢得了抗疫主动权,在荆州率先进入全省低风险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凭绿码通行。

  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石首市把抓好贫困村“第一书记”选派和管理考核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工作,先后选派了2名省、7名荆州、32名市本级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将各驻村“第一书记”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到村,将个人实绩考核关系划转到乡镇,每天早晚实行考勤打卡,每月通报“第一书记”工作进展,每季度开展一次工作督查,不定期开展驻村纪律、工作落实情况明查暗访,年底对“第一书记”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实行驻村扶贫干部个人实绩专题管理,开展人员调整“一站式”审批,落实年度考核结果数据“一张网”共享,破解了驻村扶贫干部考管脱离难题。截至2020年底,石首市已脱贫出列贫困村41个,脱贫人口42603人,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探索“村社合一”发展模式,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42个村级党组织领办了专业合作社。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经济组织和群众组织,在各乡镇成立了1-2个乡村振兴促进会。东升镇新港口村成立乡村振兴促进会,组建舞龙队、曲艺队、龙舟队、广场舞队、军鼓队、围鼓队等六支民俗文化队伍,提升了乡风文明。

  坚持抓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率先谋划部署,5月20日,市委召开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城市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在全省县市区率先进行全面安排部署。高效组织下沉,157家单位到社区报到,5860名在职党员下沉到居住地社区。构建区域党建格局,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联席会制度,制定社区党组织“四级架构”设置方案,进一步丰富党在城市的“神经末梢”。强化“红色物业”管理,推行“四单”服务模式,发动党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打造“七色工作法”“一社一品”基层治理小微品牌,着力解决老旧小区脏乱差、社区干群关系疏远等现实问题,提升城市治理温度,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