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0版:初心百年恰风华 公安答卷

第A010版:初心百年恰风华 公安答卷

三袁桃李映日红
——公安县教育系统党建引领“三色校园”品牌建设纪实

    开展高考安全检查。

    初中校长能力提升拉练。

    着力打造“三色校园”。

    详情请扫二维码

  □记者刘思楫 通讯员王从彬何玉田

  “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陆游笔下的公安县物阜民丰、人杰地灵,有着博大厚重的人文底蕴、崇文重教的历史传承。车胤囊萤苦读、三袁独抒性灵、智者天台传教、竹溪科教报国等故事源远流长。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组书记、局长刘士权为领头人的公安县教育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全面优化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眼“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聚焦“学在公安”建设,着力打造“三色校园”品牌,在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绘就了一幅幅奋斗画卷,攻克了一道道棘手难题,刷新了一串串记录,奏响了一曲曲成功凯歌……

  “红色校园”:师魂向党,立德树人

  红色是公安教育的本色。

  近年来,公安县教育局秉持党建引领教育全面融合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师魂向党,立德树人”的“红色校园”,厚植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引导广大教师心怀“国之大者”,着力培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红色接班人。

  局党组始终坚持政治首位功能,层层压实党组织的政治建设责任,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中省市相关决策部署,切实引导全县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政治“三力”。健全系统各学校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目标任务、常态研判、大事报批、系统考评等机制,落实主体责任,明晰主抓责任,强化“一岗双责”,细化“清单管理”,守好学校思政建设主阵地,把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教育单位党组织“五优化”示范创建(优化支部设置、阵地建设、组织生活、管理服务、工作制度),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精心组织每月党日活动,分季度“三走进”(走进企业、社区、乡村)开展集中主题党日共建共享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引领力和战斗力。同步谋划党建与业务工作,积极抓好“四结合”,将党建工作与学校管理相融合、党建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党风建设与师德建设相融合、党建活动与教学活动相融合,严格防止“两张皮”,形成了党风带师风、党务促业务、党心聚民心的生动局面,全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党建经验在《党员生活》《中小学党建》等刊物上推介。

  始终坚持开展理论大学习、大培训、大宣讲、大实践活动,加强广大教职员工的理论修养、思想淬炼。每年组织全县教师开展暑期集训,开展教育系统基层单位负责人、党建专干理论和业务专题培训,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大讲坛、“学习强国”平台等,把以党史学习为重点的理论宣讲“进机关、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求落到实处。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法治、优秀文化、革命传统、时代精神、志愿服务等教育实践与红色传承,在系列活动中筑牢教师的精神高地,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绿色校园”:外修生态,内修人文

  绿色是公安教育的底色。

  公安县教育局注重内外兼修、五育并举,着力打造“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绿色校园”,推进教育事业、教学改革、教师队伍、校园环境等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点亮绿色生态发展新格局。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重新调整教育规划布局,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投资8亿多元在城区新建(迁建)4所义务教育学校,其中3所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城区学校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新征地277亩,启动中职学校搬迁,投入3000多万元新建公办幼儿园3所,16所城乡义教学校建成“教共体”。同时,争取各类投入1.6亿元,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健康校园、特色校园、平安校园建设,各类学校功能设施不断完善配套。全县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了中小学、幼儿园衔接贯通,普职协调融合,公办民办互补互鉴,城镇带动乡村,示范辐射一般的发展局面。

  点亮绿色生态课堂新格局。主动聚焦教育评价改革,积极应对新课改、新考改挑战,分学段制定教改提质、科研兴校指导意见,有效探索“合作探究,家校协同”教学途径,着力打造“孱陵好课堂”,让师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全学段提升教学质量。去年以来,县教育局成立16个骨干教师研修联盟,相继开展局(股)长推门听课、义教段校长能力提升拉练活动、幼儿园去“小学化”专项行动和中小学“五项管理”督查。荆州市谢正明名师工作室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先进名师工作室,全县首个省级名师工作室——湖北省杜胜安名师工作室挂牌,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教研氛围日益浓厚,成为荆州市教育科研示范县。

  点亮绿色生态队伍新格局。以有情怀、有本领为不懈追求,建设集“设计师、缝纫匠、补衣人”三重角色于一体的校(园)长队伍,既引领教育的“款式颜色”,又为学生“量体裁衣”,更为特殊个体“打好补丁”。以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目标,加快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步伐,不断推进教师队伍招聘补充,完善推进教师“三训联动”(上级培训、校本研训、校际联训)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指导各学校从遵守党纪国法抓起,从履行职业规范抓起,从践行教师誓言抓起,引导广大教师对照“四有”标准修心、修炼、修行。每年评选表彰“10名最美教师”以及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400余人,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点亮绿色生态环境新格局。抓好规划,借力“改薄”,争取投入,以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为主导,全县中小学校校容校貌明显改观,“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正在成为校园常态。抓好“人文”建设,在校门口、校道旁、楼梯间、草坪上、运动场、教室里、寝室外等公共场所,通过悬挂名人画像、张贴名言警句、建设文化长廊、开辟宣传橱窗等方式,着力打造融党建文化、廉政文化、责任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办学理念于一体的校园文化,让校园内每一面墙壁说话、每一颗草木育人、每一个场所鲜活。“生态”与“人文”兼顾的“绿色校园”让公安教育进一步行稳致远。

  “金色校园”:名校优生,名师优课

  金色是公安教育的亮色。

  县教育局聚焦办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着力打造“名校优生,名师优课”的“金色校园”,致力于做实做优做强公安教育一系列品牌。

  铸就“领头雁”品牌。积极开展六型机关(红色、书香、法治、清风、效能、活力机关)创建活动,发挥局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的率带作用。践行“我的岗位、我的责任”,开展“三实”作风(做人要真实,工作要扎实,作风要朴实)大讨论大践行活动,全县教育系统党员教师坚守在示范课堂的讲台、探索在课题研究的舞台、冲锋在急难险重的前台,成为公安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抓住党组织书记这一“关键少数”,强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基层减负担”等活动,践行五项承诺,细化五项举措,优化教育环境,提高行政效能,彰显责任担当。县教育局连续多年荣获全县绩考、党建优胜单位,市、县文明单位称号,被评为湖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

  铸就“读书会”品牌。全面开展机关党员干部、校长和师生读书会活动,让读书“助我出彩”“带我前行”“伴我成长”,养成“好读书”的自觉;列支专项经费,对各学校“触手可籍”的书香校园建设予以奖补,引导学生订阅“中、小学生天地”等优秀读物,倡导“读好书”风尚;依托教育系统集中主题党日活动、教师读书沙龙、学生经典诵读等活动,分享读书心得与感悟,记录读书收获和思考,建立“常读书”机制。今年,全县又启动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活动,全面巩固深化已有成果,推动“读书会”品牌向纵深发展。

  铸就“高质量”品牌。着眼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定位,着力“生有专长、师有风格、班有特点、校有特色”建设,统筹抓好“小学强基、初中强校、高考强县”无缝对接,精准不间断推进“百校千师访万家”,一镇一特、一校一品、一段一案,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格局正在升腾。十八大以来,公安县向全国一类本科院校输送本科生7566人,其中,北大、清华34人。2021年,公安县新高考首战告捷、再创新辉煌,特殊线上线人数及比例、优生人数等均刷新数据,北大、清华、中国人大等名校和重点本科院校上线862人,600分以上优生人数达170人。公安县先后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藕池镇倪家塔小学课改探索与实践、孟家溪小学办学经验在《基础教育参考》上大力推介,埠河小学、金狮中学“办有尊严的农村学校”和“公安三中现象”异军突起,全县学校内涵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铸就“好声音”品牌。着力办好“公安教育”微信公众号,构建线上与线下一体、县内与县外同频、教育与社会呼应、机关与基层联动的“大合唱”格局,强化政治导航、典型示范和实践指导,弘扬公安教育正能量,唱响公安教育好声音,讲述公安教育好故事。仅去年以来,就推送教育动态信息700余篇,同时,依托《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今日头条”、《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和官方网站,宣传推介公安教育文章60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