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特约评论员黄华斌 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强调,全党同志都要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他进一步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百年征程,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生死与共。这种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年代里形成的精神血脉,赓续传承,不断凝聚和丰富成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等。这一个个具体“坐标”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这个“精神谱系”的核心,就是“人民至上”。 从战争到和平,从一穷二白到民富国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人民”的地位从未动摇。“人民至上”,彰显了一个泱泱大国、百年大党的情怀和担当。 聚焦人民目标。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坚守人民立场。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他要求全党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务必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为了人民利益。改善民生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舞台上的奢华”……这些都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之弊。办证跑断腿、低保吃不到、看病不方便……这些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顽疾”正一一得到根治。这些年,我们狠抓作风建设,制度“笼子”越扎越密、越扎越牢。 依靠人民力量。不能忘记,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几百万老百姓用数十万大小车辆推出来的。不能忘记,以红旗渠为代表的无数伟大水利工程,是人民群众历经数年用一锹一铲挖出来的。更不能忘记,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疫救人,都是一场场伟大的“人民战争”。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唱响奋斗之歌,才谱写出了雄浑的历史交响、澎湃的时代潮音。 接受人民评判。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经济发展到绿水青山到健康中国,发展的成果正在由人民共享,美好愿景正变为现实。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已经成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的9500多万名共产党员对中国人民的共同承诺。爱民者,民恒爱之;敬民者,民恒敬之。我们相信,百年大党,将生生不息,永葆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