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图见习生孙晓旭记者梅闻 1928年1月23日,著名的沙岗“年关暴动”震撼江汉平原。谈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自然离不开他的名字——陈香波。 陈香波是湖北省江陵县沙岗镇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早期创始人之一,曾任鄂西联县政府主席、江陵县第二任县委书记等职,他亲手创建白鹭湖游击队,领导和发动了沙岗年关暴动。1930年秋,因被叛徒出卖,陈香波在熊河住鼓寺(现熊河小学)英勇就义。 6月17日,本报全媒体记者团来到江陵县沙岗镇和熊河镇,寻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创始人陈香波烈士的革命之路。 追忆—— 革命星火初燃 革命烈士陈香波纪念馆建立在江陵县沙岗镇李公垸村。在驱车前往纪念馆的路上,一连几天的阳光突然收敛了起来,习习凉风和绵绵细雨给天空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雾霭,给此行增添了一丝沉重之感。 纪念馆占地面积约72平方米,在馆内设置了约40多幅图片和1万余字史料介绍,还陈列了各式油灯马灯、蓑衣木屐等历史物件,从这些物件中得以窥见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状态。 而陈香波的革命之路,要从他的故乡沙岗镇说起——沙岗镇位于江陵县的最东端,五岔河畔。这里曾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是湘鄂西最早的红色根据地。 1900年,陈香波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中农家庭。自小入私塾读书,聪明睿智、勤奋好学,爱憎分明,志向远大。从他的自题联“打狼烟,清寰宇,必提三尺剑;登凤阁,安社稷,须读五车书”,便能看出他救国济世的远大抱负。 1922年他入学武昌法政大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熏陶下更加壮志满怀,以推翻旧制度和解放天下受苦人为己任。 1926年2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后,明确指出“北伐政纲必须以解决农民问题为主线”。同时还指出:一定要在北伐必经之道的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紧急广泛发动农村民众工作。在这一特殊情况下,党组织决定派陈香波回江陵开展地下工作。回到家乡的陈香波在沙岗、陈徐河等地建立起十多个农会组织,积极传播先进思想。 同年7月,他南下参加周逸群领导的北伐军左翼宣传队,随贺龙部队北伐。10月进入中央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陈香波再次奉派回乡,组织武装暴动。他发展十多人入党,在贺家桥、黄彩剅等地发展组织并创建张金河苏维埃政权。 赓续—— 热血浇筑信仰 1928年1月23日凌晨,沙岗农民赤卫队分两路行动,发动“年关暴动”。主要打击目标为当地农民称为“三害”的水警队、官办盐卡和大地主朱敬亭的鸦片馆。随后召开庆祝大会,宣布成立江陵县农协会,陈香波为委员长,将农民赤卫队总队改称为江陵县工农总大队,即白鹭湖游击队。 1928年2月,陈香波被任命为中共江陵县委书记。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全县建起18个党支部,党员发展到230多人。 1929年3月,陈香波任鄂西联县政府主席,参加鄂西特委在沙岗九家湾召开的第一次扩大会议。会后和彭之玉一起带领游击武装,以沙岗为中心,配合鄂西游击武装打击敌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1930年秋,在一次秘密行动中,因叛徒告密,陈香波落入敌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也绝不屈服。在熊家河关庙(今熊河小学)被杀害后,敌人残忍地将他的头颅砍下,悬挂在熊河和沙市街头示众。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江陵县沙岗镇宣传委员江杰说:“陈香波烈士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期向农民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也正因为这些早期的中共党员深入农村,让广大农民阶级能够接触到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发动革命,最终才能迎来胜利。陈香波纪念馆的建立不仅是为了纪念这一段历史,也是为了让我们铭记革命先辈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 奋进—— 红色基因永续 1992年2月,人们为了缅怀陈香波的丰功伟绩,同时教育后代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建起了一座陈香波烈士纪念碑。在熊河小学校园内苍松翠柏的簇拥中,十分庄严肃穆 站在纪念碑前,“陈香波烈士殉难处”几个大字赫然醒目。伴着校园里的朗朗读书声,思绪仿佛一瞬间被拉回那一刻:陈香波已经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可他仍然意志坚定,对着群众和百姓不断高喊着:“打倒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一定胜利!” 对于当时的他来说,中国革命终究胜利与否,是未知的,但也正是因为无数个和他一样拥有钢铁般意志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英雄烈士,让中国革命胜利成为了必然。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洗礼,迎来了100周年华诞,而见证陈香波革命之路的小镇,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目前,沙岗镇已完成23处湘鄂西早期革命旧址文物产权回收,不断提升“红色沙岗”知名度,并大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镇土地流转率达80%,培育了多个千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突出产业就业带动、精准帮扶和兜底保障,实现全镇1702户6458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推动以“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熊河镇以建成“生态文明小城镇,幸福小康新熊河”为目标,以“一园一片四线”建设为重点,抢抓发展先机,创优发展环境,强化民生保障,创新社会治理,全力建设生态经济强镇,各项事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于沙岗出生,在熊河殉难,江陵这片热土亲历了陈香波以及千千万万先烈们光辉灿烂的革命之旅。如今,这里将继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让厚重的红色文化和现代美丽乡村有机融合,迈出振兴乡村经济、建设美丽家园的新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