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2版:荆州要闻

(上接第1版)

  打造现代农业“万花筒”

  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充裕,有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筑牢粮食安全防线……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市高标准农田工程的实施。

  在荆江北岸,曾经有名的穷窝子江陵县沙岗镇九甲湖村因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蹚出一条稻虾连作的发展新路;在荆江南岸,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大产业相继落户公安县,引来了市场主体,引来了虾稻连作、生态果蔬等特色产业……

  ——这些年,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应不断显现。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7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36家。全市培植形成了一批有地方特色、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重点龙头企业,引领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并不断加强延链补链工作,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

  ——这些年,农产品加工业平台建设逐步完善。目前,全市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农产品加工园2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3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个。全市农产品加工园入驻企业100多家,占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30%以上。

  ——这些年,农业品牌引领发展作用进一步加大。“荆州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全力推进,涌现出一批农产品特色品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目前,全市拥有“三品一标”产品38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31个、绿色食品137个、有机食品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4个。

  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当农村沉睡的“生态资本”被唤醒,农民传统的社会意识被改变,相距甚远的城乡关系被重塑,一抹荆风楚韵便重回人们视线。

  近年来,全市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速。“十三五”期间,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清人分类任务基本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和登记赋码有序推进,土地流转面积458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76.9%。新改建农村公路7543公里,基本完成6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8个中型灌区年度节水配套改造,开工建设10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全市共纳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146个、整治村557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116个,省级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15个,创建国家级特色小镇1个,省级特色小镇4个。

  2019年以来,我市通过联点共建、聚焦重点和以点带面等举措,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联点共建工作盘活了村级资源,激活了发展动能,开辟了多元化发展路径,促进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群众创造了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农民综合素质,转变了农民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注入了强劲动力。在示范村、试点村的引领带动下,美丽乡村建设在荆州引发蝴蝶效应,各村在规划设计、村庄建设、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打造特色、创出亮点。

  而今,荆楚大地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农村共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甜蜜果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