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4版:初心百年恰风华

第A004版:初心百年恰风华

党建引领树新风三促一优助发展
——沙市区商务局工作纪实

    吾悦广场成为市民“打卡”地。

    沙市区商务局到洪湖瞿家湾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以福坦威外贸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为依托的沙市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为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一站式”免费指导服务。

    “沙市优品”进驻社区,构建惠民便民新渠道。

    荆州市荆楚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农户农业生产提供育秧、供秧、植保、机收等服务,帮助农民高产增收。

    详情请扫二维码

  □记者周蓉陈丹通讯员罗敏闻艺

  引爆消费新燃点构建全域新中心

  非遗、文创、手作、美食、童乐、潮玩……日前,荆州吾悦广场举办“荆州吾悦广场夏日解忧肆集”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热闹的场景之下是这座体验式商业综合体的非凡实力与深厚内涵:由新城控股在湖北打造的首座“吾悦广场”,融合国际MALL、凤舞印巷步行街、吾悦广场·拾光纪商业街、高端住宅等物业形态,成就购物、居住、休闲、娱乐一体化生活方式。以自然、人文、艺术、科技、创新、社交、体验为内核,成为荆州的城市商业新旗舰和名片。

  拓展核心商圈,强化品牌发展。沙市区商务局引导、规划、鼓励和支持全区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首店经济”和“旗舰店经济”等新业态,打造时尚消费高地,抢占高端商业制高点。其中,荆州吾悦广场的星轶影城、KKV、THECOLOR-IST调色师、UR等70多家品牌均为首次进驻荆州,首店品牌占比近40%,海底捞入驻荆州之星,国际品牌雅诗兰黛入驻安良百货。新业态的打造,有效推动了产业叠加,为荆州发展注入了强劲商业动力。

  沙市区商务局内培外引,强化商贸市场主体培育,坚持中心城区与沙北新区联动、核心商圈与特色街区互补、线上与线下融合,积极打造全域消费新样本,将沙市区建设为“江汉平原消费中心”。5月,沙市区商务局成立了以吾悦广场、人信汇、安良百货、中商百货为主体的商业联盟,发挥聚集效应,打造具有沙市特色的城市消费群,实现商家“抱团增收”,为全区消费市场增添活力。

  提质发展夜经济,实现消费升级。沙市区商务局鼓励并支持商业综合体延时经营至晚上11点,不断丰富“夜游、夜购、夜品、夜娱”等多元化“夜色经济”。建设便民消费网络末端,举办荆采购、美食购等活动,形成全民参与的消费盛典。

  创新服务新模式助推外贸新突破

  沙市区商务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按照“抓大、促小、育新”的工作思路,培育壮大外贸队伍,帮助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出口商品质量,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附加值。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分阶段落实落细“非禁即入”外贸服务工作。帮助进出口企业落实2020年度区级奖励资金244.5万元;帮助外贸企业落实2020年度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50.7万元。

  企业有需求,政府有行动。为帮助中小外贸企业开辟出海新通道,在沙市区商务局的指导下,今年5月,以福坦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为依托的沙市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在新天地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聚焦外贸企业“缺人才”“缺订单”“不会操作”,内贸企业“想做外贸又不敢做,不知道怎么做”等困难需求及困惑,为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进出口外贸咨询、资质申领、退税、核销、报关、信保、融资等“一站式”全程免费指导服务。截至目前,已为52家商贸企业提供了外贸服务,为66家企业开展大型外贸业务知识培训,帮助7家企业突破出口,累计服务企业完成出口额达280.71万美元,极大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来该中心办理业务的荆州市红丽杰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莉说:“沙市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帮助我们出口企业提供通关、物流、结汇等‘一站式’综合服务,真正帮助我们解决了出海的问题。”

  电商引领新零售唱响沙市新生活

  沙市区商务局加强政策引导,为促进全区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电子商务重点领域应用突破,聚焦电商发展要素,更好地服务全区经济转型、产能升级,结合该区实际,制定并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并对符合政策的企业进行了资金奖励兑现。

  为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在沙市区商务局的指导下,沙市区电子商务协会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沙市优品”本土化服务平台。经过短短7个多月的培育,“沙市优品”已有“忠粉”8000多个,200多个团长每天接单不断。

  “我们让本土企业品牌借助‘沙市优品’平台,通过线上让利促进线下消费,通过举办‘夏季消暑——沙市优品进社区’、为孤寡老人及儿童送温暖等公益活动,‘沙市优品’深入人心,已成为市民生活首选。”沙市区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宋飞说,该平台一站式解决了消费者吃喝玩乐购需求,打通社区消费最后500米,构建了惠民便民新渠道。

  6月,沙市区商务局指导区电商协会、区婴童协会和食品协会在吾悦广场举办了第二届电商节暨网络直播带货大赛,活动3天线上线下销售额达500多万元,拓宽了本土电商企业产品销路,让市民身临其境感受新零售带来的高效、便捷、安全和放心。

  前进的动力来自信仰,行动的先导源于思想。沙市区商务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党建工作与助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融合,开展“党建引领树新风,三促一优助发展”的党建创新项目,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奋力作为,为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三首之区”,打造“四个中心”贡献商务力量。

  党建引领聚合力,商务局通过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结对共建等途径,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专题研讨、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全局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以实际行动把内外贸发展、电子商务、创文创卫等工作当做党史学习教育的“练兵场”,助推商务工作全面提升。

  全区商务经济运行稳中竞进。预计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2.8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29%;外贸进出口完成14390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7%;新增小进限企业3家。

  助力城乡新经济开启共建新模式

  沙市区商务局(沙市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坚持以“三农”出发,鼓励以合作办社、开门办社的方式发展农村商业经济,打造供销社综合服务平台,培育一批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为农服务体系,开启城乡共建新模式。

  近日,记者走进荆州市荆楚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周大玉正忙着整理2万亩水稻订单,为接下来的秋收做准备。该社是由荆州市1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共同发起、自愿组建的全市首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拥有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1456台套,年农机作业服务能力超过130万亩,能够为农户农业生产提供育秧、供秧、植保、机收等服务,让农民种地不进田,轻松自在获高产。

  “沙市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引导我们组建农民专业联合社,帮助产品进社区直供直销,搞活农产品流通。”周大玉说,加入供销合作社后,他们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大大提高了。

  “防疫期间,我们引导田丰、童禾和农芝康等三家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中心城区居民发放蔬菜包13万份,价值130多万元,帮助解决城区居民物资保供难题。”沙市区商务局负责人介绍,其中,仅荆楚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一家就帮助当地农民售卖大米600多吨。

  为引进“互联网+”模式,提升合作社服务能力,沙市区商务局鼓励和引导农民合作社开展“农社对接”“农基对接”“农超对接”和“农企对接”,建立并推行了城区大型商超、批发市场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签订购销协议机制,探索建立“社区生鲜店”“智慧微菜场”,开通农民合作社生产基地与城市居民餐桌的“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