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4版:综合新闻

网市镇刘王村:从一贫如洗到一旗当先

  刘王村位于网市镇东端,有9个村民小组607户农户3150人;土地总面积2.7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25亩。

  刘王村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从省级贫困村跃升为村集体收入过20万的先进村。2020年,被荆州市授予“2017-2019年度文明村”荣誉称号;同年,刘王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今年,刘王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百病缠身一贫如洗

  刘王村虽与洪湖市的工业大镇府场镇交界,但因各种原因,玻铝行业起步比网市镇的其他村整整晚了10年,并未分享到早年玻铝行业快速发展的红利。

  由于土地产值低,刘王村群众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或经商,全村近3900亩耕地以每亩100—200元的低价承包给外来大户经营。无资产、少资源、缺资金的局面不仅让村干部在发展主导产业、改善村级面貌上束手无策,群众也慢慢丧失了对村级党组织的信赖和对村干部的信任。2015年,刘王村因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不足、集体经济薄弱,被

  确定为省级贫困村。一旗当先百废待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破解村里的发展难题,刘王村党支部开始了取经之路,先后到公安县双石桥村、石首市过脉岭村等成功探索出集体经济发展之路的典型村参观学习。

  统一思想是成功的开始。刘王村党支部把取来的“真经”先念给村里的老党员听,在获得老党员的支持后,组织党员分小组开始在村里宣传典型村的成功案例,以土地流转为主抓手,有规划、有规模地发展慢慢成为了全体村民的共识。

  2015年,通过征求全体村民代表的意见,结合实际,刘王村编制了五年(2015—2019)发展规划,着手开始对群众分散的土地进行规模整合,打算在地势低洼的王庙片区发展水产养殖业,在地势较高的刘横片区发展果蔬种植。这种规划在当时土地流转模式还未全面推广的监利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刘王村“两委”干部铆足了劲,要将十多年前失去的时间和机遇赢回来。

  胸有丘壑迎难而上

  规划易,实践难。推进土地流转必定会使少数人的利益受损,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就是考验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时候。

  王庙片区有一名群众,自有土地加代亲戚打理的土地有20多亩,若进行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发包的收益将直接打到他亲戚的银行卡里,他若再想在村里承包20亩地就需要承担最低1万元的承包费用。为了做通他的工作,村干部和老党员前后上门多达9次,全面分析利弊,才逐渐降低了他的对抗情绪、转变了他的态度。

  刘王村党支部多次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和挨家挨户宣传解释,将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说清楚,将农村发展的趋势和土地流转的优势讲透彻,分清每一块地、算好每一笔账,用真心换真情、以公心赢民心。终于,2018年在王庙片区整合出水田790亩,监利亿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每亩805元的价格成功竞标,刘王村与其签订了5年合作期,群众当年实现租金收入64万元,村级按每平方米0.1元收取协调服务费,村集体收入增加5万余元。

  2019年,刘王村党支部得到信息:香港大派集团有意来监利投资蔬菜种植项目,他们通过领导牵线搭桥与香港大派集团洽谈合作事宜。为争取项目落地,镇村两级共同争取项目资金近500万元,持续改善生产道路、涵闸泵站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将村内闲置教学楼免费提供给企业作为宿舍生活区;刘王村仅用一个星期就流转土地1000亩,这一系列举措让大派集团感受到了刘王村的决心与诚意。2020年,大派集团最终决定落户刘王村,签订了长达8年的合同,项目总投资3000余万元,流转土地1800亩,年生产优质绿色蔬菜5400余吨,年产值可达5000余万元,村民获得租金收益120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12万元。

  经过三年积累和两年的冲刺,刘王村实现了从省级贫困村到村集体经济超20万元的华丽转变,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又为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现在的刘王村,主导产业蓬勃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党组织成了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