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初心百年恰风华

第A003版:初心百年恰风华

秋收暴动
起风云
——寻访公安县章庄铺镇革命遗址

    章庄铺镇34名预备党员集中宣誓。

    覃济川烈士陵园。

    详情请扫二维码

  □文/图记者佘海艳通讯员马彩云

  硝烟散尽英魂存,精神不朽铭心间。位于公安县章庄铺镇松林村齐家峪脚下的覃济川烈士陵园,苍松翠柏掩映,庄严肃穆。清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当年烽火硝烟的战斗场景。

  近日,本报全媒体报道团走进公安县章庄铺镇,寻访那段风云激荡的湘鄂“秋收暴动”历史,感受章庄人民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绿色章庄的时代脉搏。

  追忆——

  红色历史硝烟弥漫

  章庄铺镇,是一方有着厚重革命历史的红色沃土。

  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章庄铺镇农民运动如火如茶。“泥腿子”拿起枪杆子,建立革命武装,打击反动势力,震惊湘鄂边。土地革命初期,章庄铺镇成立党支部,是公安县较早建立中共地方组织的地区之一。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提出在湘鄂赣粤等地发动秋收起义,中共鄂西特委即在郑公渡召开军事会议,组织发动公安秋收暴动。时任湘鄂川边游击队总司令覃济川、胡竹铭、刘煊和100多名指战员在齐家峪浴血奋战。

  由于内部出了叛徒,覃济川和胡竹铭、刘煊等不幸遇害。三人牺牲时都只有20多岁。

  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日子里,章庄铺镇农民武装坚持斗争,红旗不倒。红四、六军公安会师后,掀起了苏维埃运动,建立人民民主政权。1938年8月,日本的侵略魔爪伸向公安。在章庄铺镇,日军狂轰滥炸郑公渡、东岳庙,纵火焚毁韦家厂,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省桥惨案。广大民众不畏强敌,与抗日军队一道抗击侵略者,救亡图存,用血肉之躯谱写了公安抗日战争史册上的壮烈篇章。

  如今,炮火隆隆的场景已不在,只剩一座古朴肃穆的陵园供人瞻仰凭吊。陵园周边松柏环抱,绿荫盈目,耳边不时响起啾啾鸟鸣。7棵挺拔的松柏呈七星拱月之势环抱着烈士墓茔,每一棵都静静挺立,努力向上生长,如同一个卫士守卫着这一方水土。

  传承——

  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覃济川等革命先辈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们英勇奋斗、视死如归的精神永远令后人铭记。”公安县章庄铺镇松林村党支部副书记苏开林说,2004年,县政府在这里修建了烈士陵园,树起大理石纪念碑,以彰显其革命精神,供后人瞻仰纪念。

  时光荏苒,战火硝烟远去,红色故事依旧在这片土地传唱。如今,行走在章庄铺,那抹鲜艳的红,红得耀眼。

  传承先烈精神、回顾党的历程、重温红色故事……今年以来,该镇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切入点,吹响了“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推动章庄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激励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灵秀章庄建设,助力“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该镇充分挖掘英烈覃济川英雄事迹等红色资源,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学习,引导全镇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更加自觉的践行初心和使命;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2021年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成立年轻干部“学思”读书班、“践悟”实战班,激励年轻干部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斗力量;组织各单位党员干部开展群体纪念性主题党日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铭记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

  奋进——

  绿色发展生机勃勃

  跨越历史栈桥,章庄沧桑巨变。

  如今,走进章庄铺各村庄,柏油马路宽广整洁,行道树整齐划一,沟渠清澈见底,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一幅业兴、村净、景美、人和的农村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该镇以红色文化为“底色”,以青山绿水为“加强色”,红色热土焕发绿色发展新活力。

  镇委镇政府聚焦旅游产业,量身制定《章庄铺镇旅游发展规划》,积极整合“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资源特色,综合打造出“橘香小邨”“湖心岛游览区”“石子滩美食区”“邹文盛墓园风景区”“袁宏道墓保护区”“荆红村园林开发区”“双港果蔬采摘区”和“联兴村湿地保护区”等8个旅游区域。

  该镇调优结构做强产业,举全镇之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柑橘强镇。通过对现有品牌进行整顿和规范,主推一个品牌,形成一个标准,并加快推进柑橘产业园建设步伐,进行柑橘深加工,以产业园带动柑橘产业发展。随着“荆南橘乡·灵秀章庄”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产销对接搭建优质平台,还带动了地方文化的发展。如今,宫川桔、国庆桔、大浦桔、兴津桔等早已盛名在外;朋娜橙、纽荷尔橙、红心柚、苹果柚也已走出了国门,唱响了独属于章庄铺的“橘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