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报讯(记者肖潇通讯员曹硕)记者昨从沙市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将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放在突出位置,今年上半年,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582件,结案4514件,结案率同比提升近14%,员额法官人均结案107件,居全市法院首位。其中,依法审结涉企案件946件,涉企执行案件执结869件,平均执行时限44天,较上年缩短19天,执行到位1亿余元,切实保障了涉案企业胜诉权益。 近日,申请执行人某防水科技企业收到被执行人湖南某建筑企业拖欠的17万元货款,按照和解协议,剩余8万元欠款将分两期于今年内支付完毕。这起合同纠纷执行案从立案到首笔执行款到位用了不到10天时间。“感谢法院高效执行!”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为法院点赞。 今年来,沙市区人民法院已为该企业办结案件72件,其中,企业通过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保障自身权益,收回欠款120余万元,进入执行程序7件,执行到位140余万元。 这是沙市区人民法院着力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今年来,该院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积极探索新模式、完善新机制,着力“流程再造”,提升涉企案件审判执行质效,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畅通涉企案件办理“绿色通道”。该院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完善涉市场主体民商事案件纠纷多元化解、快速裁判机制,并严格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最大限度降低诉讼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上半年,审结涉企案件中,简易程序适用率达74.56%,调撤率达30%以上,切实做到快立快审快结。 探索推进执行案件“繁简分流+集约化”机制改革。在随机分案的基础上,根据繁简标准对执行案件进行分流筛选,落实“一案一账号”管理,加强节点控制,督促案件执结;合理调整执行速裁团队,分段集约执行,确保案件快速流转,缩短执行周期,做到速执速结。 除了“流程再造”推进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外,沙市区人民法院还坚持刀刃向内,将顽瘴痼疾整治与影响法治化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相结合,剑指超标的查封和超范围保全、案件久拖不执和久执不结、执行案款发放不及时不规范问题。同时,实施贯穿立、审、执全链条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快速妥善化解各类争端,切实提升审判执行质效,为市场主体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