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8版:时事关注

人水和谐美在荆江

  (上接第1版)

  ——发展!以持之以恒的决心,厚植底色!

  坚守生态“红线”,2018年以来,荆州倾力清零长江沿线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安道麦、能特科技等化工医药企业全面“关改搬转”。

  3年来,绿色发展引领,一批高能耗、有污染的企业或退出市场,或提档升级;一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新兴绿色产业得到发展培育,擦亮了荆州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如今,荆江两岸脱胎换骨,“疮疤”变美景,少了“辣眼睛”的黑码头,多了“高颜值”的景观带,污水横流的不毛之地消失了,花团锦簇的绿色长

  廊增加了,“水清岸绿、鸟鸣鱼跃”美景再现。

  和谐共生碧水长流增福祉

  为让长江永葆生机,荆州坚持生态优先,持续在长江大保护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推动渔民上岸开启新生活,跨越“与水博弈”,实现“与水和谐”,打开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局面。

  洪湖,一位老人常持一支长篙,划一艘小船,无论风雨,日夜在湖面巡逻,观察记录鸟类,搜寻驱逐盗猎者。这是远近闻名的“鸟保姆”张圣元,以前他曾是一名“捕鸟大王”。

  “我从小捕鱼为生,后来水臭了,鱼没了,就开始捕鸟。”张圣元说,意识到

  洪湖水环境变差后,就立志去保护洪湖,成为了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阳柴湖示范区的一名协管员。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突出,他还获得了省生态环境保护政府奖。

  荆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的恶化,唤醒了更多像张圣元一样自小以捕鱼狩猎为生的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荆江流域,在政府的号召下,一批批渔民主动拆除围网,上岸开启新生活。

  荆州区李埠镇龙洲村,上岸生活的渔民陈中国有了自己的蔬菜大棚,“我们不愁,只要勤劳,生活一样过得美。”

  一代人的舍弃,是为了下一代的幸福。减少人类活动,休养生息中的荆江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生物多样性发展喜人。

  “快看!荆州江边出现多头江豚追逐戏水,萌度爆表!”6月21日,公安窑头埠附近江面,“水中大熊猫”江豚戏水画面萌翻网友。

  监测观察显示,全市江豚种群数量已由70头增至100余头,麋鹿种群数量由550头增至1100头。2020年秋,荆江监测到鱼类33种,较2019年增加2种,鸟类已增至147种,还观察到中华秋沙鸭、白鹤、小天鹅、紫水鸡、青头潜鸭等22种罕见国宝级鸟类。

  江豚戏水、麋鹿奔腾、候鸟流连,重新成为荆江流域独特的自然风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