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9版:洪湖新闻

周逸群:贺龙的入党介绍人

    周逸群

    周逸群给中央的电报

    湘鄂西省委关于周逸群牺牲的事情向中央的报告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

  □湖北之声记者柳芳金若晗通讯员武世扬肖莎周芷玄

  “洪湖水哟长又长人心向着共产党贺龙领导闹革命红旗飘扬打胜仗”

  ……

  家喻户晓的歌剧《洪湖赤卫队》,讲的是当年洪湖苏区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许多重要情节和人物都有历史原型。在贺龙身边,有一位和他出生入死的战友,他就是湘鄂西苏区的创建人之一周逸群。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从广州出师北伐,周逸群接受了周恩来布置的新任务,来到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工作,师长正是贺龙。贺龙的二女儿贺晓明还记得父亲曾讲述过的场景,“1927年,我父亲那支部队走到了常德,周逸群是黄埔军校国民革命政府派出来的左翼宣传队的队长,大概有二十几个人,就到了常德,来后第三天,我父亲就向他正式提出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所以我父亲革命道路上很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领路人周逸群。”

  南昌起义后不久,在江西瑞金,周恩来为贺龙主持了入党仪式。作为入党介绍人,周逸群就在现场。

  此后,这对肝胆相照的革命伙伴开始了征战湘鄂西的生涯。

  1928年1月下旬,年关将近,一艘汉口开往宜昌的轮船正溯江而行。甲板上站着的正是化名“易先生”的周逸群,看着滚滚江水,他陷入了沉思。这一次,他多了一个身份“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

  那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燎原的火焰很快在湘鄂西燃烧起来,在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他们在监利、石首、华容等县举行了年关暴动,狠狠打击了当地的反动势力。

  周逸群的祖籍就在离洪湖不远的湖北蒲圻,清道光年间其曾祖父迁至贵州铜仁。也许是血脉相通,他对这片土地有天然的亲近感,他清楚认识到,华容、公安、江陵、监利、沔阳等县处在长江和纵贯南北大铁路的交叉点附近,是中原的咽喉,是九省水路交通的枢纽,可以控制长江中游。他马上给中央和湖北省委写

  了报告,详述了自己的想法。

  1928年,湖北省委发布《工农革命军任务与组织决策》,明确提出“除工农革命军外,各县可成立赤卫队,赤卫队受当地苏维埃政府指挥”。

  电视剧《洪湖赤卫队》艺术再现了当年洪湖地区武装斗争的场景,这项工作的实际领导人就是周逸群。

  洪湖市档案馆副馆长廖雪琴向记者讲述了周逸群领导洪湖武装斗争的情景,“周逸群首先很敏锐地发掘这一块根据地的游击队员,有很丰富的在湖上游击作战的经验,但是集中战斗的能力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他很快总结出切合地方实际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那就是,按照‘集中指挥,分散游击’的原则,进行‘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则跑,敌少则搞’的游击战,其目的是保证自己的战士能利用河湖港汊有利地形开展水上游击战斗。1929年3

  月,短短17天内,就在江陵、监利、石首三个县打了21场胜仗。”

  周逸群将周边零散的武装力量整编为鄂西游击总队并出任总队长,这些工农武装最终成为了组建红军主力的骨干力量。1930年7月,周逸群率领红六军在湖北公安县和贺龙率领的红四军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洪湖苏区,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1931年5月20日,被夏曦指派赴洞庭湖特区开展工作的周逸群,遭敌人伏击,在湖南岳阳贾家凉亭附近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5岁。十多天后,噩耗传到洪湖瞿家湾,所有人悲痛万分。随后,湘鄂西省委给党中央发电,报告了逸群不幸遇难的消息。这份珍贵的电文就珍藏在湖北省档案馆。

  为了纪念这位湘鄂西红军和苏区主要创

  建人,中共湘鄂西省委还将监利周老嘴镇列宁学校改名为“逸群学校”。90年过去了,这段红色的历史早已被写进了校歌,至今传唱:

  “我们逸群学校,

  光荣的历史值得骄傲。贺老总亲自改校名,周逸群立功劳。

  在湘鄂西红色摇篮里,哺育出一批批英豪。”

  前往洞庭湖开展工作之前,周逸群不止一次说过,“我虽生在贵州铜仁的山区,但一到荆江两岸,就爱上了洪湖水乡,革命胜利后,我一定要回来,和大家一起把洪湖建成聚宝湖。”

  多年岁月匆匆流逝,今天的洪湖,碧波万顷,稻花飘香,鱼米满仓,这片土地早已成为了他期待的模样,而洪湖老区人民也从来没有忘记过他。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