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7版:时事·综合

不忘初心继往开来

  □荆州市地方铁路管理局王奎

  “中国梦”是民族复兴的梦,是国家富强的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要让“中国梦”变成现实,就需要每个人的汗水付出、辛勤耕耘和智慧创造。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荆沙铁路在党的领导下的发展历程,“劳动”一直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也是支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

  在“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奋斗历程中传递“劳动美”。荆沙铁路自建成通车后,由于缺乏大运量企业的支撑,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每年实际运量远远不能满足荆沙铁路的运能,企业惨淡经营,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杨富贵是荆沙铁路的一名退休职工,回想起荆沙铁路接管之初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老杨感慨颇多。1989年通车之时,铁路没钱购买机车,直到1995年5月才有能力将租用的机车购买下来,甚至到了2005年8月10日,荆沙铁路开行的列车才开始使用内燃机车牵引。那个年代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全靠人拉肩扛。然而他们并没有向困难低头,充分发扬“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最终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工程施工和铁路运输等生产任务。

  在全面掀起“二次创业”新热潮的奋斗征程中传递“劳动美”。为了走出多年来运量持续低迷的困境,公司全面掀起“二次创业”的新热潮。荆沙铁路人奔赴全国各地调研市场,研究制定了把荆沙铁路打造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通过焦柳铁路联接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联络线,走铁水联运的发展之路服务经济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公司党委的带领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劳动”下,荆沙铁路迎来了涅槃重生,公司实现高速发展,职工生活幸福美满。

  在继承和发扬“劳动”精神的过程中传递“劳动美”。1998年出生的杨雪莉,从小在荆沙铁路职工大院里长大,她的爷爷、爸爸都在荆沙铁路工作。她在大学毕业后坚定地选择回到荆沙铁路工作,接过“劳动”接力棒,与荆沙铁路彼此见证着成长。和她一样情况的同事还有很多,随着越来越多新鲜血液的不断涌入,荆沙铁路焕发出勃勃生机,荆沙铁路的“劳动者”们必将再创辉煌!

  步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在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下,我们将继续发扬“劳动美”的实干精神,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奋进者的姿态攻坚克难,奋勇争先,抢抓机遇,让所有荆沙铁路人的远大梦想汇聚成无穷无尽的前进动力,助推荆沙铁路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荆沙铁路人的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