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9版:奋斗百年路

恪尽职守践初心率先垂范勇担当
——记石首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东升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王荣乐

  □通讯员刘琴记者张世勇

  东升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王荣乐带领党员干部来到精准扶贫联系村两湖村,了解贫困户脱贫情况。

  东升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王荣乐带领全体党员来到石首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观学习,要求大家争做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者。

  王荣乐担任石首市东升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以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最佳”为具体要求,从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践初心、率先垂范勇担当,为东升镇卫生事业发展、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和优异成绩。今年“七一”前夕,王荣乐被石首市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殊荣。

  勤于学习,提高党务工作能力

  王荣乐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注重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党务工作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他充分认识到党的理论和党史学习是指导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力量的源泉、行动的指南,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激发不竭的工作活力。因此,他坚持认真学习党章、准则、条例,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基础党务“模块化”工作手册。学习中,他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通过学习,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有很大提高,拓宽了视野,为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同时,他还注重党建业务的学习,经常主动参加各级组织的基层党建工作学习培训,增强了做好党务工作的实际能力。

  恪尽职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王荣乐迅速行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放弃春节假期,积极投入防控主战场,他每天辗转在医院各个卡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以及各科室之间,带领全院职工坚守一线,日夜奋战,在医院大部分医护人员被抽调市双创中心开展救治工作后,他临危不乱,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凡事亲力亲为。

  疫情防控中,他用无私奉献的情怀诠释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担当,以时时刻刻为患者服务的行为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医疗工作奉献出自己的力量;2020年抗洪期间,他亲自带队参加到抗洪工作中,用最实际、最具体、最感人的表现,护卫着人民群众汛期的健康,为东升镇卫生防疫工作谱写了一曲浓墨重彩的奉献之歌;他尽职尽责抓好全院党员政治学习,定计划、组织学习资料、做学习记录,力争使学习覆盖到每个党员,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他坚持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自担任院党支部书记起,每个月都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组织各类党建主题活动,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窗口;他关爱党员工作生活,全院每一名党员干部工作、生活情况都装在心里,帮在实处。正是他对全院党员干部职工无尽的关爱之情激发了大家对组织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热情;他强化医德医风教育,以医德医风的好转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2021年医院获得“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廉洁自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日常工作中,王荣乐特别注重发挥作为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模范地遵守党纪国法,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认真贯彻落实准则、条例和中央、省、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以实际行动落实反腐倡廉的各项要求,维护自身和医院良好形象,做到务实做事,干净做人。他关心职工,对待同事以诚相待,善于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热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深受全院干部职工的信任与好评。他作风正派,为人谦虚,处事正直,崇尚实干、作风严谨,为人处事总是以工作为重。医院事情多任务重,特别是精准扶贫和疫情防控工作,周末、下班后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甚至有些工作他要通宵达旦做完,他却任劳任怨。

  平凡岗位上,王荣乐以全心全意为群众健康服务的观念、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切实履职,尽心尽责。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全身心投入、坚守一线,当好辖区群众生命安全的“守护员”。在他的率先垂范、安排部署下,医院各项防控工作井然有序,20名医务人员相继抽调支援上级医院,6名医务人员参与大桥北、蒋家冲村、八一大堤卡点疫情防控工作,3名医务人员参与重点人群监测工作,同时他还组建5个专班,全力以赴参与全镇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带领各个专班对武汉返乡人员进行随访、指导村卫生室进行疫情防控,对居家隔离观察及返乡人员上门探视、测量体温,每天还对预诊、分诊、发热门诊监督指导。同时他还积极向在外成功人士及社会争取捐赠物资,组织到各种口罩及帽子40000个、防护服500套、防护眼镜及喷水壶320个、酒精240瓶。

  2020年除夕前夜开始,王荣乐整个疫情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年迈的老母亲患有尿毒症,每周需要透析3次,他无法照顾;在外读书回乡的儿子,他无法陪伴,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只能放在心里,他用无私奉献的情怀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