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通讯员孙立军记者张世勇 近年来,石首市殡葬管理所在党支部书记、所长彭述群的带领下,始终坚持“丧户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全体工作人员团结进取,改革创新,狠抓安全产生和优质服务,开展以“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为内容的创先争优党建活动,促进了殡葬业务的长足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为殡葬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今年“七一”前夕,该所党支部被石首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 强化管理创造舒适服务环境 殡葬服务场所是一个特殊的场 所,市殡葬管理所将给丧主带来安慰祥和的感受作为殡仪馆建设的目标和追求。一方面从内部管理入手,根据殡葬事业发展需要,制定出台了《石首市殡葬管理所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各类行政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流程、服务规范、操作警示、礼仪规范等六大类共80多个规范性文件,人手一份,时时要求工作人员用制度来约束行为。一是实行丧事全程殡仪服务。每场丧事均有殡仪引导员全程引导服务,能够为丧户组织好丧事活动,在每个细节上策划好、操作好、服务好,为丧户省心、省事、省钱;二是坚持24小时值班制,信守服务承诺。为确保随时提供各项服务,全所工作人员坚持轮换值夜班,班子成员实行值周制,保证了各个岗位日夜有人值班,服务及时到位。 另一方面从改善外部服务环境入手,创造舒适、方便的理丧环境。现殡仪馆于2005年投入运营,占地45亩,中式现代风格,包括有殡仪区、火化区、综合楼等三大主体建筑,可提供遗体接运、灵堂租用、殡仪服务、客房住宿、餐饮服务、超市购物等一条龙全方位服务。为解决群众理丧礼堂不够的问题,市殡葬管理所2019年启动了市殡仪馆吊唁堂建设工程,此项目为市政府2020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1500平方米,工程设计规划新建一层9间吊唁楼5380平方米,一栋3层配套服务楼2390平方米、一栋3层综合楼3580平方米,并完善了道路、交通、水、电、消防、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5770万元,目前已完成了综合楼、服务楼的主体工程和吊唁堂的全部基础工程,项目建设已初具规模。 用心服务树立行业窗口形象 近年来,社会对传统体制下的殡葬行业较为关注,市殡葬管理所着力从保护群众权益入手,塑造阳光殡葬的良好形象。一是实行服务全面公开,做到价格透明合理,物有所值。殡仪馆内设立了4处公开栏,对所有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办事程序和商品价格明码标价,公告公示。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杜绝乱收费,搭车收费,让群众消费得起。所有业务均由丧户自愿选择并签字认可。针对不同消费层次推出合理化“套餐式服务”,方便丧属选择。将服务细化到每个环节,制作服务监督卡,便于群众联系监督,让丧属满意。二是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坚持优惠减免政策。近年该所始终坚持对低保、五保救助对象的减免政策,积极发挥殡葬事业的公益性。为解决城区弱势群体的骨灰安葬问题,减少城区乱埋乱葬,推出了低价骨灰盒,并在凤山公墓修建了一批价格为800元、1600元、2200元的经济墓穴;三是提高素质,打造优秀员工团队。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殡仪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该所十分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等活动,有计划的组织职工到外地殡仪馆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四是接受社会监督,实行阳光服务。全所工作人员坚持挂牌上岗、着装整洁、用语文明规范,并在7个灵堂内都设立了岗位公开栏,公开投诉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文明廉洁拓展项目创效益 市殡葬管理所是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的优秀团队,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坚持以群众需求、优质服务为导向,打破传统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观念,改变过去坐、等、靠的思想,主动走近群众、贴近市场,自觉参与优质服务,以自身模范的带头作用,为殡葬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力量。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面对疫情防控重任,所党支部迅速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第一时间进行“战斗部署”,党员干部主动请缨,争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全市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满足社会各层次的殡仪服务需求,市殡葬管理所大力拓展殡仪服务项目,实行全流程的殡仪“一条龙”服务,为丧属提供人性化的殡仪服务,使群众办理丧事不再成为难事,只需一个电话,余下的事殡仪馆全部可以帮助解决。拓展殡仪服务不仅方便了群众,也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殡葬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