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者李理 绿化村社区属老旧社区,常住人口1318人中八成以上是老年人,其中71名老人行动不便。自疫情发生以来,市经信局驻绿化村党建工作组人员携手下沉党员用心服务下,在绿化村社区上演了一幕幕温情的故事…… 战“疫”夫妻档 今年51岁的刘虎集,是荆州先行运输集团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党员,他的妻子晏琼是荆州市机关幼儿园的一名老师。1日下午,当朋友圈陆续出现确诊病例的消息后,夫妻俩心里一沉,不约而同想到了社区。去年疫情期间,他们就地下沉,在绿化村社区与其他志愿者一同服务居民。这一次,不知道社区会不会发出号令?2日一早,他们果然在社区微信群里看到了召集令:下沉党员即刻报到,协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要确定场地、按防疫要求做好布置;居民要分批分组、通知到人;行动不便的老人后一步安排;要给医护人员做好保障工作……”来到社区,正听到工作组队员与社区在商量工作,听到多项细致繁杂的事情要开展落实,刘虎集、晏琼忙上前认领,“算我们一个!”。 “后面的居民不要挤,保持间距排好队……” 8月3日上午十点,沙市青年巷小学核酸检测点,绿化村社区的第一轮核酸检测正在进行中,刘虎集引导居民有序步入待检区,晏琼则为前来检测的居民登记信息。从上午到下午,从日落到凌晨…… “快速核查还没进行检测的居民人数”!凌晨1时许,新的指令下达。 71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均未能完成检测,必须上门服务。 4号上午,当83岁的杜老爷子从医院回家时,在楼下正遇上了刘虎集夫妇。“知道您老今天出院,我们正等着送您回去呢!”83岁高龄,又是股骨胫骨骨折初愈,家住5楼,还没有电梯。这些“硬件”摆在眼前,夫妻俩和志愿者一合计,请老爷子端坐轮椅,他们合力抬老人上楼。待老人歇息片刻,才请医护人员为老人进行了核酸检测。 社区里另外行动不便的70位老人,也如杜老爷子一般,享受的是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上门服务。 会议室里的“行军床” “做好防护,最近有没有荆门来沙市住店的人员,有的话要登记上报啊。”绿化村社区党委书记郑国庆一边向辖区商户宣传防疫措施,一边了解近期荆门返沙人员情况。 8月9日零点,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辖区内开展“大排查”行动。郑国庆和市经信局驻社区工作组队员与下沉党员、志愿者分组开展“扫楼敲门行动”,一户一户排查社区内的荆门返沙人员情况,通知辖区企业,了解职工动态。 忙完这些已是凌晨3点半,郑国庆没有回家,而是回到社区会议室里,躺在由几张椅子搭建起的“行军床”上休息。 自疫情发生以来,为了应对随时而来的突发情况,郑国庆就在这张“床”上度过了8个夜晚。 在防疫工作的间隙,郑国庆将从超市买的菜送到了居民马奶奶的家中,“马奶奶,您老今天身体怎样,这是您要的东西,我给您放在这里了。”81岁高龄的马奶奶,儿女在外工作,又有白内障,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麻烦。郑书记在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组织志愿者上门看望老人,帮助老人打扫房间。 社区里有的独居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提供不了出行码,给老人的外出购买生活物资带来很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下沉党员开展代买菜、药服务,保障老人们在防疫期间的生活所需。 目前,绿化村社区共有58名下沉党员。他们像郑书记和刘虎集夫妇一样,每天顶着骄阳,穿梭在大街小巷排查外来人员、登记人员信息、宣传防疫措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承诺,筑牢抗疫安全防线,隔离疫情,不隔离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