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4版:文化荆州

第A004版:文化荆州

以不屈冲破黑暗用战斗迎接黎明
——中国共产党荆州历史(1945年8月——1949年10月)纪略

    1949年7月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沙市上船向常德挺进

    荆州烈士陵园

  □记者曹歌

  黑云压城

  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确立“和平、民主、团结”大政方针并为此真诚努力,在重庆谈判中做出让步,将中国南部的8个解放区北撤,其中包括鄂豫皖湘赣根据地。

  但是,蒋介石从未放弃通过武力消灭共产党的企图。1945年9月20日,蒋密电各战区司令长官:“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间,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要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具体谈判。彼如不能在军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而中共亦作两手准备,应对蒋介石发动内战企图,做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对策。为此,在9月16日,鄂豫皖中央局和鄂豫皖军区成立,合并襄南、襄北组建江汉解放区,成立江汉军区。根据指示,于九、十月间撤出长江以南的石首、公安、华容解放区的军政组织。

  1945年8月9日,襄南军分区一日两次急电江南中心县委,迅速撤退至江北,不得逗留。25日,江南中心县委、石华公行委会根据“放弃江南、坚守江北、抓紧准备、应付事变”的指示精神,做出决定,成立江北坚持工作委员会,工委主要工作是负责大部队撤退后抗日干部、民主进步人士的转移隐蔽工作,成立河防大队,进行游击战、发动群众、宣传中共和平主张,揭露国民党假谈判真内战的阴谋,隐蔽无法撤走的部队伤病员,处理粮食和其他物资。由于应对及时,地方干部基本得到妥善安置。

  襄南解放区步步退让,国民党顽固派步步紧逼。

  10月,国民党军李新部抢占沙岗,至12月,江陵地区党组织已经很难活动,全部撤出,襄南解放区全部被占。

  不屈不挠

  襄南失陷后,国民党反动派对襄南地区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许多共产党员、复员的新四军战士、无辜群众遭到惨无人道的杀害。

  新四军主力北撤后,奉命留守的武装不屈不挠,坚持游击战争,骚扰打击敌人,有力牵制了敌人兵力,配合中原突围。一些地下党员也没有被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所吓到,在上级党的领导下,他们重建被破坏的党组织,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回师襄南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在鲁西南歼敌6万,开启全国战略反攻序幕。

  12月6日,按照中原局指示,原中原突围主力改编的第十二纵队奉命组建江汉军区及同级别区党委与行署,江汉解放区下辖三个军分区,襄南为第三军分区。由原中原独立旅旅部率所属一团组成,杨殿魁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李人林任司令员,张汪午任专署专员。

  14日,江汉军区各部队分3路跨过京汉铁路,挺进江汉。李人林等率三分区部队,连日急行军,一路攻克皂市、天门、岳口,于22日渡过襄河,解放潜江县城,接着派部直逼沙市、荆州、监利等重镇,大造“打过长江”的声势,吸引国民党军注意力,掩护一、二分区乘虚进入大洪山、白兆山地区,实施战略展开。

  23日,襄南地委、专署、军分区召开会议,学习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分析当前形势,决定成立潜沔、监沔、江监石、江荆潜四个县的党政组织。

  24日,再次召开党政军干部大会,决定由杨殿魁、李人林、张旺午等人组成中共襄南地委,中原军区命令李人林任襄南军分区司令员,随后,国民党军展开激烈战斗。

  粉碎“清剿”

  襄南军分区在襄南的发展,犹如插在民民党长江至大巴山防线的一把

  尖刀。白崇禧被迷惑,误以为襄南军分区是江汉军区主力,遂急调整编五十

  二师一部,与尾随襄南部

  队而来的整编八十五师

  一起,于1948年元旦前

  后,对襄南地区行进第一

  次“围剿”。

  面对国民党优势兵

  力,江汉军分区制定了内

  线坚持和外线出击相结

  合的方针。

  内线由地委书记杨

  殿魁、军分区司令员李人

  林率军分区一个连和各

  县区武装承担,他们化整

  为零,辗转游击,打土豪,

  分浮财,有力牵制了国民

  党军。

  外线作战由军区主

  力承担。分区主力分两

  路向外转移,西越

  汉宜公路,一路横

  扫当地土顽,于1

  月31日深夜再次

  攻克潜江县城,随

  后又攻克沔城,收

  复仙桃镇,扩大了

  襄南解放区,成功

  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围剿。

  2月上旬,国民党军开始第二次围剿。根据敌情,襄南地委决定避实就虚,集中优势兵力打击较为薄弱的白马寺之敌。2月24日拂晓开始进攻,仅3个小时就胜利结束战斗。随后经过数次作战,歼灭国民党正规军4个营,粉碎了敌人第二次“清剿”。

  4月,白崇禧亲任华中剿共总司令发动第三次“清剿”。针对此次“清剿”特点,我军采取“敌进我退”的作战方针,转到外线适时寻找战机打击敌人。于5月下旬,发起“围点打援”的普济观战斗。

  25日晚,我军完成对普济观的包围。28日,在麻布拐包围来援之敌,经过激战,在窑湾歼灭大部敌人。随后集中力量进攻普济观,30日拂晓,预先埋伏在吴桥、柳口、侯家垱等地的襄南军区部队,将出逃之敌团团包围,敌大部投降。

  普济观战斗,历时7昼夜,共毙伤国民党官兵近1000人,被刘邓首长誉为“围点打援”的经典战例,受到中原战区通令嘉奖。

  普济观战斗的胜利,让国民党军队望风而逃,第三次“清剿”被粉碎。

  8月初,白崇禧调动30个团的兵力,对襄南地区发起第四次“清剿”。为防止重蹈覆辙,国民党军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战术,缓步推进。

  针对敌军特点,襄南地委和军分区采取“内线坚持和外线出击相结合,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分区主力和各县区武装民兵相结合”以及“敌进我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作战方针。

  从8上旬开始,战斗打响,由于战术灵活,取得不少胜利。

  10月5日,分区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在新沟嘴组织一次“围点打援”战斗。

  6日拂晓,十团及监沔县武装对新沟嘴实施包围,晚上发起攻击。新沟嘴守军负隅顽抗并紧急呼救,驻周老嘴国民党军驰援,遭到我军全歼。新沟嘴守敌见援军无望,无奈投降。襄南第四次反“清剿”胜利结束。

  荆州解放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江南精锐尽丧,敌我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江汉解放区军民由“反扫荡”“反清剿”转入全面反攻。

  5月14日。襄南军分区主力部队向监利县城发起总攻,守敌弃城南逃华容,监利解放。

  5月18日,驻新堤的国民党县长刘鲲生率众起义,新堤解放。

  7月14日,解放荆沙战斗打响。经过我党全方面工作,争取了驻守荆沙的国民党川湘鄂绥靖公署少将副参谋长兼江防司令部司令周上璠弃暗投明,粉碎了国民党华中“剿总”副司令兼湘鄂边区绥靖司令官宋希濂妄图炸毁江堤,阻止解放军南下西进的企图。

  15日清晨,担任主攻沙市的四十九军一四七师三九团发起进攻,下午2时,战斗结束。

  同日凌晨,一四五师四三三团及一四六师完成对荆州城的包围,上午10时,发起进攻,在扫清荆州外围据点之后,于晚十时左右,全部攻占荆州城。

  17日,荆州地委、专署、荆州军分区机关进驻荆州城,沙市市委、市政府、市警备司令部进驻沙市。

  荆沙解放后,四十九军按计划继续向南挺进,先头部队于18日进入公安境内,公安县城守军弃城逃南逃。7月28日,沔阳军分区独立团和石首武装大队会合,进入石首。

  21日,继续南进的四十七军一部摧毁了国民党松滋县政府西北办事处,同日,松滋县人民政府县长饶民太等率荆州军分区独立第五团一部及松滋县大队从沙市渡江南进,27日松滋县委县政府机关人员进入县城新江口,30日,国民党周上璠率部在街河市起义,8月2日,解放军一部解放邓家铺,至此,荆州全境解放。

  支援南下

  荆州全境解放,荆州党政军领导机关组建后,迅速担负起带领本地军民支援解放大军南下作战的任务。

  7月18日,荆州地委根据湖北省委的指示精神,发出《关于新区力量配备,匪区工作方针的确定及老区组织的整顿意见》,要求各县将全力保障支前供应作为中心工作之一。

  最先解放的监利县成立了支前指挥部,支前热情高涨,青年人踊跃参军、参干,城乡妇女日夜赶做军鞋、赶绣荷包送给子弟兵。为方便部队行军,监利在极短的时间内,修路架桥,组成有5000多副担架的担架队。

  江陵县群众也不甘落后,仅普济区就筹集军鞋1万多双。应家巷、双宗祠、穿心店、马山、菱角湖的群众,筹集大米15万公斤,草料55万公斤,外加大批船只、木料、绳索。这里的群众还组成300多人的支前队伍,推着独轮车,赶着大小牲口,追着大军运粮草,送弹药。

  石首的党组织和群众心细如丝,在大军到来之前,就组织人员测量航道,选定渡江路线,筹齐船只。除送军粮、送柴草、送军鞋、送慰问袋,组织担架队,设置茶水站外,还组织宣传队,给部队献上精神食粮。县委城工部还在横堤市绣林调弦口等地建立地下情报站,搜集敌人情报供大军使用。同时还印制、散发宣传品,策反国民党官兵。

  7月18日,解放军第四五师进驻公安县城,石子滩附近4个保,筹集大米7万公斤,蔬菜1万公斤,鸡蛋400个,军鞋400双。公安县还在几条大河上搭起浮桥并派人日夜看护2个多月,保证了部队人员和车马辎重顺利通过。7月25日,公安县、区政府正式成立后,更是大力保障支前供应。

  大军渡江时,正值盛夏,北方战土不服水土,经过急行军的部队出现了大批病员。为了及时救治生病官兵,只有3名医护人员、10张病床的公安县卫生院,紧急聘请私人诊所医生,临时借用民房作病房,千方百计收治生病官兵。仅四十九军就有1112人在公安卫生院治愈出院。

  在开展支前工作的同时,荆州党组织还指挥地方武装扫除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发展壮大地方武装,建立健全政权组织,稳定社会秩序,迅速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此,荆州人民便在中国共产党荆州地方组织的领导下,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

  难忘的荆沙解放之战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而作

  □张旭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相继取得胜利后,1949年1月1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3月31日,毛主席在北京香山亲切接见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师以上干部,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4月21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过大江,一举捣毁国民党老巢南京;5月16日,华中重镇武汉解放,我人民解放军向国统区大举进发,荆沙解放指日可待。

  敌我态势及兵力部署

  早在1948年11月,国民党华中“剿总”副总司令、第14兵团司令兼川湘鄂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坐镇沙市,他将大批兵力驻扎在沙市、宜昌一带。其具体布阵是:第2军驻守沙市、15军驻守当阳、79军驻守荆门,湘保第1旅等为机动。这些队伍占领襄沙公路及长江北部分地区,并实施所谓“机动攻势”。然而,1949年2月4日,我江汉军区部队就一举歼灭了蒋介石嫡系王牌之一的79军,生擒军长方靖。

  79军被灭,敌军心动摇。蒋介石急招宋希濂到其浙江奉化溪口老家,面授机宜。宋希濂赶回沙市后,迅即调整兵力部署,将其总部迁往宜昌,并收缩阵地,重兵布阵宜昌、河溶、沙市一线,构筑半永久型工事,并改“机动攻势”为守势,企图在解放军攻打荆沙时炸江堤、水淹江汉平原作垂死挣扎。6月20日,宋希濂乘军舰到沙市调整布防,将所部约50万人西撤,各辎重部队撤往江南,只留第15军64师和鄂保3个旅驻守荆沙。具体为第64师190团2个营守沙市宝塔河至塔儿桥一线,191团1营为预备队,192团守石闸门、青龙寺、文星楼一线,鄂保6旅1个团配合沙市防务,64师109团及鄂保9旅和7旅19团驻守荆州城,总兵力约7000人。

  1949年6月,四野司令部在汉口召开军以上干部作战会议,命令49军歼灭荆沙之敌。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中国巴顿将军”之称的49军军长钟伟、政委徐斌周等。该军是一支威武之师,满编满员,一个师就有近两万人,除了3个主力团之外,还有补充团;独立2师也划归49军,全军共有兵力数万人,占绝对优势。

  摆开战场,英勇杀敌

  49军147师主攻沙市。攻沙部队前锋是147师439团二营五连,他们到城北农会桥时遭遇敌哨阻击。经10多分钟激战,俘敌半个排,我军有3位战士牺牲。深夜,部队到达草市,涉水时又遇敌哨,一营战士猛烈还击,黄刚不幸牺牲,敌哨被灭。

  7月15日凌晨,团长南士云、政委徐宾向参谋长杨晨光传达师部命令:“白天休息,夜间进攻沙市。”刚部署完毕,团长和政委又赶来传达军部命令:“敌人企图趁夜色逃跑,必须马上进攻”。于是团指挥所推进至武德中学。此时天已亮,吃罢早饭,杨参谋长等爬上中学屋顶查看地形,判断敌情。此时一营报告:发现荆州守敌百余人扑向沙市。连长、指导员奉命赶到团部接受任务,师长郑贵卿、团长南士云命令:迅速打开突破口,控制长江江面,截断敌人南逃之路。二营长王秀堂首先请战,要求将主攻任务交给他。团长命令:439团分两路进攻,一营为左翼,沿荆沙河向金龙寺、塔儿桥进攻;右翼由二营涉过荆沙河向荆江大堤宝塔河太山庙进发。

  主攻沙市的二营长王秀堂命令:五连为突击连,四连为助攻连,六连作营预备队。五连战士从安心桥过荆沙河穿过敌人封锁线,向荆江大堤进发。五连迅速冲到江堤下,遭到敌人火力封锁,战士们英勇顽强,攻击前进。宝塔河、太山庙守敌仗着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负隅顽抗。战士们在距江堤约百米时,连长孙良鸿发现有处房子可做掩体,跑近一看是处瓜棚。此时炮楼里的敌人疯狂扫射,战士们顺堤坡散开前进。二排上堤后抢占了有利地形,他们以江边房子为掩体,在距炮楼约100米处向敌人射击,敌人负隅顽抗,用机枪向我军疯狂扫射,转眼间20多名战士倒下。原来房子结构是竹壁上和泥,子弹一打就穿,而且随时有倒塌的危险,显然这里不能当掩体。

  此时,肩部负伤的二排副排长陆占和镇定指挥;机枪手蒋元忠中弹后血流不止,但仍顽强地坚持向敌人射击。可是,由于这里地势平坦,低洼狭长,战士们几乎完全暴露在敌方面前,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孙连长又发现东北处有座较高的房子,他命令二排长田贵生带队抢占。战士们向着高房子冲出30多米时,敌人察觉到我军意图,马上进行火力拦截,转眼间就有40多名同志伤亡。尖刀班战士赵孟津带领战斗小组第一个横跨堤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19岁;党小组长李富春枪被打坏了,便从牺牲的战友手中取过枪,带伤向敌人冲去;尖刀班长于万春、一班长温良祥此时都已牺牲,二排长田贵生也负伤倒下。当战士们冲到那座高房子前一看,也是竹壁泥糊,根本不能挡子弹。怎么办?必须打开缺口,为4连跟进创造条件。孙连长和指导员王云杰发现不远处有个木材堆可作掩体。这里离敌碉堡约50米,正当孙连长率队抢占木材堆时,敌碉堡另一侧暗堡内敌人突然开枪,二排崔排长,副班长李满祚、孙才和战士吕学俭、李贵荣等20余名指战员猝不及防,中弹倒地。孙良鸿连长等不怕牺牲,快速冲过敌人的火力网,迅速抢占40多米外的木材堆。这里离敌碉堡仅四五十米距离。孙连长对王云杰说:我带少数人以突然动作冲到碉堡后面,把敌人火力引开,你集中9挺机枪趁机跟上,掩护前进。随着孙连长一声“跟我来”,一班副班长张庆森、连通讯员崔忠学、战士汤宝库等5人一起跳离木材堆,只冲出8、9米远,敌人机枪又开始疯狂扫射,汤宝库同志不幸中弹,当场牺牲。

  此时,特等射手陈永志气得咬牙,一个点射打哑了暗堡里的机枪。孙连长趁敌人火力减弱时,高喊“冲啊!”这时,暗堡的机枪又吐出火舌,孙连长不幸受伤倒下。王云杰立即命令陈永志把暗堡的机枪消灭。随着一梭子愤怒的子弹射出,敌机枪又哑了。但同时陈永志也不幸中弹牺牲。4班长一人抄起两挺机枪左右开弓向敌人扫射,可是连长和战士们还是被敌人火力压住,不能前行。龟缩在碉堡里的一个操着河南口音的家伙得意洋洋地狂叫“小白帽子们(我军官兵的黄帽子褪成白色了),你们不是会送炸药吗?怎么不来送啊?”大家气得咬牙切齿。王指导员这时发现一处高坟地可去占领。这时孙连长打手势,要后面仍用火力掩护前进,指导员便将机枪手分成两组,一组向碉堡暗堡射击;另一组抢占坟地。但是到坟地要经过一个水塘,尹凤成奉命带两名战士从木材堆涉水走去。只走了5、6步,敌人又转向水塘射击,尹凤成中弹沉入水中。一广东籍战士负伤依然前进,为减少伤亡,王指导员命令2名战士返回。孙连长趁机率战士发起第3次冲锋,在离敌碉堡只有20多米的地方,连长再次受重伤倒下。通讯员崔忠学为保护连长趴在他身上,在敌人的扫射中中弹。王云杰命令自己的通讯员张所功把连长背回来,张刚冲出两步就中弹负伤,连长孙良鸿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牺牲。激战之时,炊事班同志冒着枪林弹雨把饭菜送到前沿。他们用毛巾包好馒头,一个个扔给战士们,扔一次敌人打一阵枪。战士们风趣地说:我们吃饭,敌人奏乐!

  五连伤亡严重,进攻艰难;四连在水沟纵横狭窄之处无法施展。团参谋长杨晨光眼看僵持不下,电话请示团部,要求火炮支援。团长考虑长江正在涨大水,大炮不敢贸然开火,遂批准用九二步兵炮,便派1个班战士抬一门炮,一步步抬到阵地。大家把炮抬到五连阵地后面,迅速构筑工事,杨参谋长命令炮手董风林瞄准碉堡。3发炮弹打去,碉堡倾刻瓦解,敌人忙向外逃窜。杨参谋长命令发起冲锋,未等号声响起,前沿阵地上的战士似猛虎下山,冲破了敌人防线。三营和团指挥所也都开进了市区。439团2营5连192名指战员,除副连长陈龙祥率48人监视荆州城内敌人,防止其增援沙市外,投入战斗的158人中,牺牲80余人、负伤40余人,最后能战斗的仅剩20余人。牺牲的有连长孙良鸿、副排长陆占和及战士于万春、文良祥、李富春、朴永浩、赵孟津、汤宝库、陈永志、尹凤晨、崔学忠等。

  战斗结束后,英雄5连被49军党委通令嘉奖;给予连长孙良鸿记大功1次,30多名同志记小功2次,40多名同志小功1次。

  145师本为军预备队,他们行至沙洋五里铺时,军长钟伟、师长沈启贤见到433团副团长罗荣。军长命令罗荣团长率一加强营把盘踞在十里铺和草市的敌人吃掉后,再对荆州城敌人实行警戒。队伍到达十里铺时,钟军长、沈师长已先期到达。钟军长命令:警戒任务由军警卫营承担,433团攻打沙市。此时在正面攻打沙市的是147师,因敌人工事坚固,火力凶猛。433团到达草市后,钟军长要求30分钟内插到荆江大堤,然后沿堤向沙市方向进攻。

  接受任务后,罗荣团长带领三营前往,一、二营紧随其后。团长命令八连轻装前进,查看地图无路可走,他们便走沼泽、过水网、翻田埂、涉水滩。走到一座石桥时突遇对面敌哨1个加强排用机枪拼命扫射,走在前面的几位战士中弹牺牲。战士们同仇敌忾,奋勇杀敌,敌军士兵抱头鼠窜。两个被抓俘虏供出守荆州城的敌人准备渡江南逃。罗团长迅速派出1个加强排占领码头,控制渡口和江面,拦住敌人。其余战士从江堤向沙市宝塔河开进。由于堤面不宽,堤外江水滔滔,堤内稻田、水塘,队伍施展不开。敌人居高临下,严密设防,阵地前面布下了大量地雷,还架设了三道铁丝网。罗团长把部队分成若干战斗小组,大胆穿插,排除地雷,劈开铁丝网。战士们迅速打开缺口,离市区不远处,敌人发现我军先头部队,立即轻重机枪疯狂扫射,战士们依托堤身,以暴风雨般的火力压制住敌人,第一道防线被成功突破。接近宝塔边时,碉堡和暗堡内敌人的火力严密封锁住我军前进的道路。碉堡是水泥结构,东西两侧还有棋盘形的地堡4、5个,上面土堆长满青草不易被发现,前面还有铁丝网。爆破组战士抱着炸药包爬不进去,用火力将地堡枪眼打掉,先端掉西边的地堡群,掩护把炸药、爆破筒送去,顿时尘土飞扬,地堡被炸上天。这时147师439团阵地传来炮声,敌人的碉堡、“乌龟壳”也飞上了天。433团和439团的战士们似潮水般奔向市区。此时,还有少数敌人在街头巷尾抵抗,我军与顽敌展开巷战,部队从四面八方合围上来,见大势已去,敌人纷纷缴械投降。从上午9点多打响至下午2点结束,历时4小时战斗结束。

  左翼由439团一营攻打金龙寺、塔儿桥据点,兵分两路。一营官兵沿荆沙河前进至白云桥附近时,遭敌人重机枪拦截,打前阵的三连副连长杨富贵遇难。该连召集排以上干部研究下步战斗行动,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指导员吴德奎等6人不幸牺牲(从鄂中干校分到439团任参谋仅1天的冀楹也在其中),连长张步蝉等5人负伤。一、二连和机炮连从荆沙河两侧穿过青纱帐向金龙寺方向奔来,未被敌人发现。当一连从左侧桥头向敌人猛烈射击后,敌人丢下了3挺机枪、几具尸体后抱头逃窜。我军占领桥头,一营部队汇合。他们观察前面的敌人龟缩在以金龙寺、塔儿桥的两座碉堡为核心的工事里面,并用较强火力阻挡我军前进。该营决定先将较近的右侧碉堡炸掉,遂命令1连长任海流、副连长张荣保各带1个排,分两路袭击碉堡成功,守敌投降。塔儿桥方向碉堡守敌势孤力穷,不战而溃。一营指战员迅速进入市区。

  7月14日,147师440团从荆门县刘集出发,到达十里铺时,接到上级关于攻打沙市的命令。二营急行军到达草市,团部命令该营派1个连向沙市迂回穿插,通过太师渊,12点前占领长江渡口,封锁江面,堵截南逃之敌。营部即决定由副营长张清河带领第6连去执行这项任务。该连有200人,战斗力和装备均为全团最强。早8点,队伍从草市出发,这里没有路,湖网港汊,芦苇丛生。指战员涉沟塘、过沼泽,一条小河对岸敌军向我军机枪扫射,战士们猛烈还击,敌人东逃。当队伍赶到太师渊时,已是上午11时许,在一片坟地前面,土城和敌碉堡清晰可见。张副营长命令部队抢占有利地形,做好充分准备。部队刚展开,敌碉堡里的机枪便吼叫了起来,顿时硝烟弥漫,前进受阻。正前方约70米处,敌人设置的立体铁丝网,内有1条壕沟宽约6米,沟深约1米5,还有梅花桩和竹签子纵横交错,过沟便是一道约2米高的土城。碉堡里不时喷出火舌。由于接受的任务是封锁江面,因此,他们未带炸药、爆破筒和梯子等攻城器材,怎么办?6连连长孙富、指导员丁方文要战士们将手榴弹捆绑起来,炸开铁丝网,打开冲锋通道。孙富指挥战士们用轻重武器扫射敌堡枪眼,掩护爆破组行动。当枪声响起,烟雾弥漫时,爆破组长刘双抱着捆绑的手榴弹猛地扑向50米远铁丝网,他刚把手榴弹挂到木桩上正在拉弦时,被敌人子弹射中头部,当场牺牲。第2名爆破手张延绪继续前冲,在他就要接近铁丝网时,又被一排子弹打中胸部牺牲。这时,副团长姚克愚带着3门美式迫击炮赶到阵地后,向敌阵地炮击。第3名爆破手曾庆福在炮火掩护下扑上前去拉断了弹弦。随着一生巨响,铁丝网炸开了一个2米多宽的口子。此时冲锋号吹响,张副营长组织第3排战士及重机枪掩护,孙连长带领一、二排战士冲过铁丝网,用找来的门板搭桥冲过壕沟。孙连长身先士卒,随着一阵手榴弹炸响,6连勇士们冲过城墙。此时,连长被敌弹打穿左臂,战士们大喊:为死伤战友报仇!敌人吓呆了,纷纷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张副营长命令丁指导员率队直扑江边抢占渡口;命华泽民副指导员带人清扫战场,并押解50余名俘虏。在这场战斗中,班长陈宣华和战士刘双、张延绪等英勇牺牲;连长孙富等10多名指战员负伤。

  丁方文指导员等从太师渊奔向长江边途中未遭到敌人阻击,12点准时到达渡口。之前,国民党军第15军64师师长邱健知道防线守不住了,遂于上午11时率师部及残兵乘木船渡江南逃。

  下午2时,战斗结束,解放沙市的各路队伍会合,标志着沙市全境解放。此役歼灭第64师191团、192团及鄂保旅各一部,共俘敌1454人,缴获各类武器数千件。

  解放军13兵团49军钟伟军长说:“解放沙市是我军南下以来一次规模较大的战斗。”荆沙解放后,49军于7月17日从沙市南渡长江,向湖南、广西进军。

  146师主攻荆州城。7月15日上午10时,146师438团首先对南门外御路口守敌发起进攻。一阵激战后,于下午2时许夺取江堤守敌据点,俘敌90余人,切断了城内敌人南逃的通道。下午,437团在师部组织的山炮、6门迫击炮、多门六零炮的火力掩护下,对西门外据点太晖观、鸡窝山、龙山寺发起猛烈攻击。经过50多分钟的激战,于下午7时全歼西门外之守敌。我鄂中军分区独立团、西进指挥部独立营在西门外炮火攻击的同时,迅速排除了北门外的铁丝网和障碍物,越过20余米宽的护城河,架起木梯,强行登城,攻进城内。145师433团晚9时先行攻进东门;9时30分,438团从南门攻入城内;10时10分,437团从西门入城。进城攻坚战仅用了1个多小时。

  各部队进城后进行了全面搜索,16日清晨战斗结束。荆州古城回到人民的怀抱。古城之战共毙伤和俘虏鄂保9旅旅长刘黎辉、副旅长兼江陵县县长吴侯及19团团长周祖洪等以下官兵共计1723人,并缴获大量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