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化为媒乡村添彩 ——石首市东升镇成功创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综述 □记者曾晶通讯员刘琼香王阿靖程德贵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命名一批2021-2023年度“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石首市东升镇荣列其中。 东升镇位于长江南岸,地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结合部,为鄂南湘北门户,国土面积174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3个社区,人口6.7万。东升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马岭古文化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湘鄂西红军军政学校、省级公共文化创建示范村新港口民俗文化旅游村。东升镇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物产丰富,经济、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幸福,是湖北省西甜瓜明星乡镇、省科普先进乡镇,省重点乡镇工业园区,是石首市经济、文化重镇。 近年来,东升镇在石首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关注和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支持、指导下,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民间文化艺术品牌创建、民间文化活动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书写了文化为媒、乡村添彩的新篇章。 东升镇于2020年6月26日成立了东升二胡协会、民乐团,会员达50人,开办了二胡培训班,已培训第一期学员10人,第二期学员10人;2019年5月16日成立了走马岭古筝乐团,已培训学员20人;2018年5月杨林村修建了民俗文化传承培训基地,投资35万元,常年开展青少年舞龙、花鼓戏培训。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民间文化艺术,新港口村率先在全市成立了志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公司为基础组建了舞龙队、龙舟队、花鼓戏剧团、民俗文化展演队等特色文艺团队,常年聘请资深民间艺人、文化能人进行培训辅导,并深入学校、企业、农村进行演出,大力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让文化艺术代代相传、广泛普及。 东升镇还组织在村史馆、红色文化馆、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等场所开展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宣传党的政策,走进群众、融入生活、移风易俗、以文化人,树立了文明理念。同时,编排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创艺术作品,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民俗风情特色的舞龙舞狮、彩莲船、民间杂耍等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开展诗词楹联、书法培训下乡、进学校等活动,提升了群众文化艺术素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特色品牌成效彰显 由于常年开展民俗文化表演活动,东升镇民俗文化活动已日趋常态化,形成了“二月二龙抬头”舞龙表演、“端午节”龙舟赛表演、“九月九重阳节”花鼓戏表演等三个民间文化艺术特色品牌。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东升镇都会组织 各村举办舞龙表演,吸引众多村民前来观看。表演现场,各支表演队伍的龙跟着绣球做出各种动作,穿插、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姿势,时而奋勇冲霄,体现无畏的力量,时而婀娜缠绵,表示有情有义的襟怀,给观众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根据民建河两岸农民建议,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喜庆民建河生态修复,东升镇在2020年端午佳节前夕举办了民建河畔龙舟大赛。发令员一声令下,四艘龙舟齐头并进、一争高下,鼓声铿锵有力,号子高亢豪迈,与岸边的加油呐喊声遥相呼应,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土风情。 花鼓戏吸收各种民间艺术的精华,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深受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也是东升镇老人们的心头好。每到重阳,该镇的花鼓戏剧团都会用带本土特色的圆润响亮唱腔、悦耳清新的曲调、轻盈柔美的舞姿,让老人们既饱了耳福,又饱了眼福,过足了戏瘾。 三个民间文化艺术特色品牌的成功创建,不仅群众喜闻乐见、踊跃参与,更是在寓教于乐中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乡村振兴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艺术创作成果丰硕 多年来,由于对艺术创作和艺术事业关心重视,东升镇涌现出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作品。 组团演出“原创出彩”。1960年3月,由东升文化站推送、以民裕大队党支部书记吴炳阳为原型创作的小品《红旗书记吴炳阳》,荣获石首县救灾汇演二等奖。 书法创作“名师引领”。东升镇人民法庭庭长周绪平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014年题写的“东升”地名标识,2017年为新港口民俗文化村题写的牌坊,笔酣墨饱、 功力深厚。他并致力于东升镇书法爱好者书写水平的提升,积极引导其临摹碑帖,培养出了一批批“土”书法家。 音乐创作“繁花似锦”。东升镇政府退休干部康家祥于2014年6月在中国当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音乐专辑《美丽的中国梦》110首,2015年5月出版了音乐集《我的中国梦》90首,2016年12月出版了音乐集《情满中华》70首,2018年11月出版了《翰墨颂中华》书法作品集,2015年创作了《青青走马岭》、《走马岭恋歌》;镇宣传干事程德贵2020年9月创作了新港口村歌《民俗画廊新港口》,2021年创作了抗洪抗灾抗疫小品、三句半、渔鼓调等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下乡演出时深得群众欢迎。 诗词创作“百花齐放”。1995年5月24日,东升镇成立石首市楚望诗社东升分社。该分社1995至2002年8年间共出版诗刊《花果山》22期,2005年至2009年出版《花甲长庆集》、《柏枝吟草》、《中华正宗格律诗》等诗刊,在繁荣健康诗歌创作、培养优秀青年诗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并出版大型诗词集《花果山吟友》,深受诗词爱好者喜爱。 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东升镇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培育和挖掘本村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引导广大村民积极投身乡风文明建设。 东升镇鼓励村级文艺团体以文养文、以文增收。新港口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员65人、杨林村民俗文化表演队35人,成员均为文艺爱好者、文化志愿者,他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并积极承接大型文艺活动 及商业演出,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营造了良好文化氛围,传递了健康美好的价值观,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健康发展。 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东升镇利用文化大院、百姓舞台广泛开展文化演出活动契机,宣传特色美食、土特产品品牌,开展“优美宜居农家小院”等评选活动,营造了文明和谐、团结融洽、积极向上的村庄氛围,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与发展。 文旅融合风劲帆起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东升镇立足文化传统优势,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田园综合体打造和产业融合体构筑,促进了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因民俗文化独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央电视台2017年、2019年两次前来新港口村专题采访拍摄。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新港口村打造出了具有“荆楚风格、水乡田园、休闲养生、文化体验、民俗展示”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村。全村7.5公里主干道全部黑化,文化大广场可容纳万人活动,文化大舞台古色古香,“十里民俗画廊”凸显民俗风情,龙舟训练基地、水上游乐园、游客接访中心和三处停车场均已建成;同时,该村以赛龙舟、舞龙灯、唱花鼓戏等民俗文化为特色,开发民俗文化活动游客体验项目,并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果蔬采摘、捕鱼节、摄影写生等生态旅游项目,实现集吃、住、玩、乐、赏、购,体验于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村庄,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文化魅力和新时代农村民俗风情,极大促进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