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03

第A003版:03

湖畔响起突围枪声
——寻访松滋市南海镇革命旧址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

    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扫码看视频

  □记者李弢通讯员张倩章娅

  松滋市南海镇紧邻松滋市城郊,地形地貌较丰富,丘陵、平原、湖泊兼得。因镇西有一湖,湖中原有南海观音庙,故称此湖为小南海,小镇也因此得名。

  土地革命时期,著名将领贺炳炎、李文清带着队伍在这里浴血奋战,攻下磨盘洲,极大鼓舞了革命士气;随后,该镇还成为湘鄂边特委机关驻地,革命先驱在此传播革命思想、发展革命队伍、传递革命星火。

  8月25日,全媒体报道团来到松滋市南海镇,寻访革命遗迹,触摸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

  追忆——

  困境中奋力突围

  “当时,红七师经过周密部署,分三路夹击县城,敌方一击即溃。”南海镇纪委副书记徐茂安介绍说。

  1933年6月初,国民党湘鄂边“剿匪”总司令徐源泉纠集14个团以上的兵力,开始“围剿”红三军。24日,中央分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红三军兵分两路:一路由贺龙(红三军军长)等率军部前往宣恩、咸丰、利川开辟新区;另一路由夏曦、卢冬生(第七师师长)率红七师在鹤峰苏区坚持斗争。

  8月,鹤峰县城被敌军攻占,夏曦、卢冬生遂率红七师1000余人转移至石门、五峰、松滋开展游击战。24日,队伍抵达松滋刘家场,初步决定当晚奔袭松滋县城磨盘洲。

  磨盘洲位于松滋中部,地处平原与丘陵交界地,东临小南海,南通街河市,西可至刘家场,北顺山麓能到新江口。其四周土城环绕,碉堡峙立,更有县保安大队数百人持枪驻城防守。夏曦、卢冬生等根据地形、敌情,拟定了分进合击的作战计划。

  次日凌晨,部队从刘家场分三路向磨盘洲进发:南路奔往小南海南面,堵住敌人水上逃路;北路至河沙桥,截断敌军北逃后路;中路由松滋籍指挥员贺炳炎、李文清等率部组成中路先锋,经砖桥沿北河主攻磨盘洲。

  天刚蒙蒙亮,三路人马均抵达预定地点,北路首先与敌方一中队接火,敌队溃败,中路随即发起攻击,两面夹击之下,县保安队无力抵抗。红军迅速攻入城内,迫使敌军向湖边溃退。此时,南路红军已封锁湖面,北路亦进军至城北街头,形成四面包围的态势。敌县长江文波向东北方向逃窜,在松林垱被红军活捉,后被押至石咀处决。

  此役击毙敌县长以下职务者10余人,缴获长、短枪140余支及大量物资,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包围并消灭中原人民武装力量的阴谋,极大鼓舞了革命士气。

  赓续——

  辗转中笃信坚持

  驱车向东南行驶17公里,就到了南海镇麻城垱村,一片整洁宽阔的广场进入视线,门口的红色标牌引人注目,“湘鄂边特委旧址”七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侧面的长廊展示革命故事和人物,“湘鄂边特委机关旧址纪念碑”屹立于广场后排,背后的碑文遒劲有力,记载着那段峥嵘岁月。

  1940年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南方局决定撤销湘鄂西区党委,另组鄂西特委和湘鄂边特委。10月,湘鄂边特委正式成立,蔡书彬任书记,直属南方局所辖中共西南工委领导。同时,撤销公南特委,将松滋划归湘鄂边特委领导。湘鄂边特委建立不久,蔡书彬调赴南方局工作,曾惇接任特委书记。这时,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已经开始。曾惇根据南方局的指示,决定将特委机关由刘家场转移到麻城垱。

  1941年3月,曾惇率特委机关转移到麻城垱群英旅社,经一系列努力,特委机关在这里站稳了脚根。6月,曾惇调离松滋,唐亚子接任其位。次年初,因特委交通员吴秉坚被捕叛变,特委机关再度被迫转移,但革命的星火扑不灭,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接续传承红色力量……

  2019年,南海镇政府投资近30万元,于6月启动了对湘鄂边特委和松滋县委机关旧址的保护建设,红色遗址的面貌焕然一新。

  广场修复后,该镇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开辟红色教育路线,编辑红色文化刊物,编排红色文化节目,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宣讲,表彰红色文化先进典型,弘扬红色文化;同时,小镇将湘鄂边特委机关旧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了多次红色教育活动,每逢清明、“五四”、“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全镇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中小学校师生分期分批参观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激发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后人沿着前辈们的足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自立自强,奋发有为,为打造美丽幸福新南海而不懈奋斗。

  奋进——

  改革中谋求振兴

  如今的南海镇,田垄规整,河流清澈,社区小道整洁如新,民居一尘不染、井井有条,周边绿植点缀,环境整治卓有成效;农业增产,产业兴旺,群众收入稳步提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产业兴旺。病虫害防治面积超过12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得以保障;打造了无公害农产品有效品牌12个,绿色食品有效品牌6个,数量居全市之首,“小南海莲藕”还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环境改善。村内生活垃圾实现了100%清理,完成了建设美丽河湖的三年治理目标,全镇森林覆盖率达18%,全镇乡村已实现道路硬化,自来水普及率稳步提升。

  乡村和谐。基层治理格局逐步公开透明,基层党组织活力进一步激发,群众和干部的法治意识得到提升,治安环境进一步好转,公共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海镇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础,以现代化特色农业生产为抓手,延伸产业链,加强产业融合,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农产品销路,推动农民增收;同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科学规划,精准施策,真抓实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