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一) □记者刘洁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民族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今起,本报联合市民宗委推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019年,荆州区新风社区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2020年,我市2个民族乡和5个民族村(社区)如期脱贫,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20年,市民宗委被省人社厅、省委统战部授予“全省统战系统先进集体”。 2021年,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公示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在建党100周年表彰大会上,卸甲坪土家族乡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 一项项成绩的取得,记录着我市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轨迹。 在开展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事业发展过程中,市民宗委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民族工作作为事关全局、事关发展、事关稳定的大事来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不断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 凝聚人心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全市现有少数民族48个,约5.2万人。有洪湖市老湾回族乡、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2个民族乡;荆州区新垸回族村、沙市区迎喜门回族街、松滋市洈水镇西斋回族社区、石首市槐树堤回族社区、公安县青羊岗土家族村5个民族村,民族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抓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根本保证。市民宗委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各地民宗部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共同体建设。全市6个县市区设立少数民族服务中心,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凝聚力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近年来,党的一系列造福人民的民族政策,成为各族群众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话题。 (下转第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