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周蓉陈丹特约记者董铭钱波 学党史办实事·沙市区老旧小区改造惠民生 “经过拆违、改造,小区变得宽敞明亮多了。当初要我拆除搭了10多年、堆满杂物的铁棚屋,我还真想不通。若是回到当初,我一定带头拆。”9月14日,家住沙市区兴盛片区的刘姨爹说,政府办了件大好事,大家对改造后的小区非常满意。 居民们从抵触到主动配合,这样的故事在沙市区旧改过程中还有很多。 深学细悟学党史,用心用情办实事。作为荆州市的核心城区,沙市区把破冰突围的突破点放在城市能级上,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真切维护群众利益,坚持“应拆尽拆、零补偿拆、业主举证拆”原则,依法实施无死角、全覆盖拆除。 4个月,完成拆违11.5万平方米,为小区改造腾出了空间,还居民久违的绿地、公共设施用地和休闲空间。 集结号响下好拆违“先手棋” “共青路片区,有违建72户,违建总面积超3500平方米。”“十方庵片区,居民房屋低层搭建102处、楼顶搭建30处、门面违建55处,总面积超2000平方米。”……沙市区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办公室内,一本本台账详细记录着各个片区的违建情况。 “违章建筑‘霸占’消防通道,我们不想生活在危险之中……”摸底调查中,家住共青路片区农具宿舍楼的汪力 胜说,不少违建,占用公共用地,给大家带来了安全隐患。 审题,解题。沙市区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针对改造小区存在的违建问题集中部署,动员全区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立即行动起来,下好拆违“先手棋”。 集结号吹响,迅速行动。沙市区上下一心,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站位全局思考,集中力量抓重点,聚焦问题敢突破,有力推动拆违工作顺利开展。 “拆违难,难在拆除老百姓的这堵‘心墙’。我们通过社区、朋友等多渠道,多方面开展工作,多次上门交流劝说。”立新街道荆沙河社区党委书记王倩说,只要讲好“遵法守法”这个理,算清“大家小家”这笔账,群众都会理解并支持。 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现场调研,对片区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了详细摸排梳理。根据摸排结果,立新街道城管科积极协调各级部门,广泛听取民意,拿出初步规划,计划还原公共空间后,建设自行车棚、加装居民休闲桌椅和健身器材、进行路面修缮等,提升居民生活空间质量。 磨刀不误砍柴工,“心墙”拆除了,后面的事情就容易了。社区72户违建从张贴告知书到全部拆除,只用了一周时间,恢复约3500平方米公共空间。 时间就是命令,沙市区把拆违现场当成锤炼干部的竞赛场。数百名干部入户走访排查,街道、城管等部门联动,4个月,完成拆违11.5万平方米,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