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6版:·荆州宣讲

新赶考之路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读懂伟大建党精神

  □刘小燕

  伟大建党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是我们党最可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价值观和方法论,值得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

  建党精神的客观真理性和特殊重要性

  建党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建党精神的理论之源,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精神的创造性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党领导人民百年来的奋斗史、辉煌史既是对建党精神的弘扬和实践,更是建党精神的映证;从现实逻辑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作为领导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的最大政党,至今依然生机勃勃、风华正茂,创造政党持续奋斗奇迹。从国际比较来看,可以说是极为不易、绝无仅有。充分彰显了建党精神是被实践检验的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深入理解这三重逻辑的理论意蕴,是深刻把握建党精神的客观真理性和特殊重要性,以实际行动弘扬建党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建党精神既总结历史又观照未来

  学术界把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3年6月党的三大之间的4年定义为党的创建时期。因此建党精神应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早期创建党的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初期革命实践孕育伟大的革命精神,系列实践造就的革命精神可集中概括为“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早期共产党人在建党实践活动中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因此,建党精神特指党的创建时期的文化意识,不能泛化为党的建设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这个论述对我们深刻把握建党精神超越时空、观照现实的重大意义具有深刻启迪。建党精神提炼概括于建党百年之际,是党的百年英勇牺牲史、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为民造福史的“根和魂”。既是对一百年前精神的凝结,更是未来新征程的精神指引和价值追求。因此,建党精神既总结历史又观照未来,需要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发扬光大。

  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从时间先后顺序来看,建党精神填补了中国共产党精神史源头的空白,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图谱的主干。建党精神的提出真正实现了我们党精神史与奋斗史的一致性和对应性,使党的精神思想史与发展奋斗史更加系统完整。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整体实践中各种具体精神生成的“母体”,各种精神的内涵统一于建党精神。其他各时期各种各样的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并列的精神。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建党精神和其他精神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母体”和“子体”的关系。其他精神是建党精神在不同时空和历史进程中的精彩演绎、具体体现和生动诠释。

  建党精神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特性

  初心使命的担当性。中国共产党是建党初心使命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其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初心使命担当史。百年前,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建党初心和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大地、来自中国人民,立党为公、忠诚为民,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和担当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

  创新创造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呈现创新创造、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推动创新正是建党精神的内在要求。从探索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一化三改”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再到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全部历史实践,都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善于创新创造的时代性、先进性。

  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840年鸦片战争开启了长达百余年的遭受外来侵略史和民族耻辱史。在中国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窘境下,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反抗,为救亡图存做出各种尝试,但终因没有正确理论指导、没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而均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份子凝聚在马列主义的旗帜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28年浴血奋战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百年党史既是百年不懈奋斗史,更是百年矢志不渝践行理想信念史。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始终如一。

  (作者系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