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综合新闻

创新一线绽芳华
——记荆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王琼

    人物名片

    2012年,王琼担任赛瑞能源工程部负责人。为了加快公司新产品研发进度,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开发出了井下完井工具丰富的产品线,制定了严谨的产品设计标准和完善的工作流程。

    她带领技术团队成员获得16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科技成果,6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该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扫码看视频

  □记者赵叶秋

  在取得多项成绩的同时,王琼特别爱学习爱专研。她组织团队成员学习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创新方法,打破设计人员的惯性思维,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性。通过努力学习,王琼获得了国家创新方法二级工程师,一级培训师证书。她还加强与高校院所的科研合作,推动公司与长江大学形成产学研战略性校企合作,成立“专家工作站”,学习高校的科研成果,提高团队的理论知识水平,为研发出更高技术水平的新产品做好知识储备。

  王琼十分重视年轻后备力量的培养。她经常和同事分享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帮助年轻人提升业务水平,为他们创造锻炼成长的机会。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悉心关怀同事。在她的带动下,技术团队团结协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收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一次合作中,国内某甲方客户提供了一整套工艺管柱,整个管柱经过长达一年的设计和分析模拟,以及样机试制测试,一次性顺利通过了客户验收。但是,在批量生产过程中,客户出于对现场应用安全性的考虑,提出新的技术改进方法,而这一改变会影响整个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在产品结构已确定、外观不能有明显更改的情况下,改进可操作的空间非常小。王琼在收到客户的诉求后,带领团队成员对30多款封隔器胶筒结构、材质、肩部保护措施进行比较,分析配合尺寸的公差,最终提出改进方案,解决了客户的疑虑,确保了产品按原定计划交付。

  严谨细致服务全球客户

  作为公司的技术负责人,王琼对待设计图纸一丝不苟,不放过图纸中的每一个尺寸分析、每一次材料选择。她敢于挑战,迎难而上,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分析研究,无数次计算模拟、试验测试和分析改进,终于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成系列的“水平井裸眼多段压裂系统”。该公司也成为国内首家能提供成套管柱的公司,公司生产的产品在短时间内取代国外产品,大幅度降低了油气井开采开发的成本。

  王琼主导开发的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行业中的国际巨头同台竞争。为保证与国外客户沟通质量,她加强英语学习,攻克语言关。如今对王琼而言,与国外客户沟通的最大障碍不是语言,而是工作时差。为配合客户紧急作业需要,她常常深夜回复客户诉求,通过邮件或现场连线的方式指导客户现场作业,解决他们在产品应用中的各项技术问题。当其他人在享受国庆、春节假期时,她也依然没有闲着,随时应对客户需求,回复或解答各种问题。

3 上一篇